明朝后期为什么实行海禁历史上郑和为什么只有七次下西洋,而没有第八次?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4 05:46:59
明朝后期为什么实行海禁历史上郑和为什么只有七次下西洋,而没有第八次?

明朝后期为什么实行海禁历史上郑和为什么只有七次下西洋,而没有第八次?
明朝后期为什么实行海禁
历史上郑和为什么只有七次下西洋,而没有第八次?

明朝后期为什么实行海禁历史上郑和为什么只有七次下西洋,而没有第八次?
朝的“海禁”主要在明朝初年和明朝中后期.因为明太祖期望海禁政策对海防的巩固能起到决定性作用.明朝中后期“海禁”主要是因为倭寇横行.
明朝初年,朱元璋就立下了“不许寸板下海”的祖训,后来“海禁”一度松弛(郑和下西洋就发生在明朝).再后,为了防御倭寇的侵扰,又曾厉行“海禁”.
看这里
海禁政策的实施与失败
“寸板不许下海”(《明史》卷205,《朱纨传》),是明朝建立伊始就制定的遏制中国人对外交往的海禁政策.
洪武三年(1370),明政府“罢太仓黄渡市舶司”(《明太祖实录》卷49).洪武七年(1374),明政府下令撤销自唐朝以来就存在的,负责海外贸易的福建泉州、浙江明州、广东广州三市舶司,中国对外贸易遂告断绝.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又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明太祖实录》卷139).自此,连与明朝素好的东南亚各国也不能来华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了.洪武二十三年(1390),朱元璋再次发布“禁外藩交通令”.洪武二十七年(1394),为彻底取缔海外贸易,又一律禁止民间使用及买卖舶来的番香、番货等.洪武三十年(1397),再次发布命令,禁止中国人下海通番.
为了防止沿海人民入海通商,明朝法律规定了严酷的处罚办法:“若奸豪势要及军民人等,擅造三桅以上违式大船,将带违禁货物下海,前往番国买卖,潜通海贼,同谋结聚,及为向导劫掠良民者,正犯比照己行律处斩,仍枭首示众,全家发边卫充军.其打造前项海船,卖与夷人图利者,比照将应禁军器下海者,因而走泄军情律,为首者处斩,为从者发边充军”(《大明律》).明政府对参与买卖外国商品的居民也不放过,“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凡番香、番货皆不许贩鬻,其现有者限以三月销尽.”
在这一错误政策的指引下,明政府于洪武十九年(1386)废昌国县,二十年将舟山岛城区和镇外鼓吹两里以外的居民和其他46山(岛)的居民徙迁内陆.本来,明太祖期望海禁政策对海防的巩固能起到决定性作用.然而,由于海禁政策所实施的直接对象是臣民而不是海上反明势力,他不仅不能成为海防的有效手段,甚至在沿海地区激化了一些矛盾.沿海地区人民依海而生,靠海而活,或从事渔业生产,或从事海上贸易.明太祖“严交通外藩之禁”,堵绝了沿海地区人民的正常谋生之路.如“信国公汤和巡视浙江、福建沿海城池,禁民入海捕鱼”(《明太祖实录》卷159).他们除起来进行斗争之外,已经没有其他选择.诚如顾炎武所指出:“海滨民众,生理无路,兼以饥馑荐臻,穷民往往入海从盗,啸集亡命”.“海禁一严,无所得食,则转掠海滨”(《天下郡国利病书》,册26).此外,滨海地区的居民还采取了另外一种斗争的手段,逃亡、潜往海外.“国初.两广、漳州等郡不逞之徒,逃海为生者万计”(张煊:《西园见闻录》卷56.《防倭》).所以,海禁一开始就得不到切实的贯彻,反复发布的海禁令,也说明了这一点.还有一些人干脆参加了民间的对外贸易活动.“缘(沿)海之人,往往私下诸番贸易香货,因诱蛮夷为盗”(《明大祖实录》卷231).“东南诸岛夷多我逃人佐寇”(谈迁:《国榷》卷12).昌国县“民常从倭为寇”(《明太祖实录》卷183).
嘉靖二年五月,日本藩侯的两个朝贡使团在宁波为入贡资格问题爆发了“争贡之役”,使很多无辜的中国军民被杀或被掳,“浙中大震倭自是有轻中国心矣”(《明史纪事本末,卷55.沿海倭乱》).
此后,明朝统治者认为“倭患起于市舶,遂罢之”,并对日本“闭绝贡路”,实行更加严厉的海禁政策.

因为郑和下西洋主要是为了对外宣传明朝国力强盛...
所以郑和带的大量货物都是基本上白送给其它的国家...
七次后,明朝国力衰弱,承受不起第八次的经费...
所以停止了...
海禁是因为倭人对沿海地区的骚扰以及其它的诸多原因...

明朝后期为什么实行海禁:
这首先是倭寇的功劳.
海禁与倭寇是一个互动关系的问题,由于倭寇常年骚扰东南沿海,造成明朝中央政府试图以海禁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但现代的历史研究的证明,倭寇中真正的日本人并不占多数,很多是由于海禁而无法进行正常海外贸易和渔业的商人和渔民,因此海禁愈烈,倭寇问题反而更严重,因为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沿海人民的生计问题,抗倭名将戚继光后来已经隐约的认识到这一问题并向明...

全部展开

明朝后期为什么实行海禁:
这首先是倭寇的功劳.
海禁与倭寇是一个互动关系的问题,由于倭寇常年骚扰东南沿海,造成明朝中央政府试图以海禁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但现代的历史研究的证明,倭寇中真正的日本人并不占多数,很多是由于海禁而无法进行正常海外贸易和渔业的商人和渔民,因此海禁愈烈,倭寇问题反而更严重,因为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沿海人民的生计问题,抗倭名将戚继光后来已经隐约的认识到这一问题并向明政府作了报告,到明朝中后期,事实上的海禁是在放宽的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明朝实行的海禁闭关锁国的政策与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政治理念是密切相关的。
明太祖是中国历史上惟一出身赤贫的皇帝,他想恢复一种“鸡犬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简朴的农业社会。如果有可能,他甚至想废除货币和商品交易。明朝每户人家都要承担实物税和徭役,这徭役很可能就是从千里之外押运征收的几百块城砖或几千张纸送往南京,轮到这一任务的家庭,结局往往是破产。军队也如此,实行卫所制,官兵在驻地自耕自食,亦农亦兵。明太祖很得意,说他是养百万兵而不用花国家一分钱,但结果只是养活了百万名集体农庄的农民而已。明朝中后期,卫所军队与普通农民无异,毫无战斗力。更可笑的是,建造世界上最雄伟、最长的南京城墙时,每一块城砖竟然是从全国各地烧造好后运来的。明太祖也许没有想到,在南京建一个烧制城砖的工厂会是更高效、更经济的手段。
这就是明太祖的思路和治国理念。在这个背景下,明太祖实行海禁就一点也不奇怪,连国内贸易都想要禁止,更何况是对外贸易?防御倭寇不过是实行海禁的一个很好的借口。
明朝皇帝曾有一次公然违背了明太祖海禁的命令,那就是郑和下西洋。下西洋的动机来自于篡夺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皇位的明成祖朱棣,一是怀疑建文帝隐藏在西洋,进行搜寻追捕;二是为了宣扬大明国威进行的政治游行。郑和七下西洋一不殖民,二不贸易,结果只能是劳民伤财,因此遭到臣下的普遍反对是必然的。明成祖好大喜功,执政时间一长,必然结果就是国家财政的破产。郑和七下西洋没有任何实际的经济价值,只算政治账,不算经济账,这一华而不实的举动很符合好大喜功如明成祖的胃口,但却是国力所不允许的。大臣们慑于明成祖的淫威,敢怒不敢言,只好借北京紫禁城三大殿刚刚落成即被雷电击中烧光的机会发难,逼得他罢下西洋。其实不要说七下西洋,就是七十次下西洋,按照这种动机和做法,对中国只是有害无利的,徒费国力的政治游行而已。
明朝一直陷于财政困难的窘境,因此国家动员能力极差。虽然到了明朝末年,人口已经差不多两亿,但最大一次动员的兵力不过就是松山会战时的13万军队,这已经是穷尽国力。军队的动员能力不仅仅单纯是军事上的动员,军队远征的数量和距离,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取决于能动员多少人参军,而是后勤能否保障,这纯粹就是国家的全面动员能力了,尤其要有财政能力作为支撑。明末为何军队最大的动员数量不超过13万?这是因为明朝的财政根本没有这个能力支撑更多的军队出征锦州。即使如此,松山大战的明军最终违背了统帅洪承畴步步为营的战略初衷,匆忙迫近锦州,结果被清军包围并切断了后勤补给线,全军崩溃覆灭,其原因也是由于后勤无法支撑,明思宗朱由检只好严令速战速决。历史浪漫主义者在评价军事史时看到的仅是长坂坡上的赵子龙,而现实主义者看到的往往是后勤。
如果比较一下明朝和宋朝的政府财政收入更能揭示明朝的财政困境。明朝在国力强盛的嘉靖年间,每年的中央财政收入仅两百万两白银;到了万历初年张居正改革后,增加到了四百万余两;万历末年,因为辽东满洲兴起,骤加“辽饷”应付军事需要,达到了五百二十万两,并成了固定的数额;明末崇祯年间,既有辽东战事越发激烈,只好采取竭泽而渔的政策加派“辽饷”、“练饷”、“剿饷”号称“三饷”,逼得全国农民无法维持最基本的生计,纷纷造反,但即使如此,年收入也不过两千余万两白银。北宋中后期,每年的中央财政收入达六千万贯,而南宋时期则常年超过了一亿贯,甚至一亿二千万贯。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由于宋明两朝相差至少近百年,不能直接用各自的货币进行比较,尤其自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美洲白银源源不断流入中国,白银的购买力自明中叶以后急剧下降,因此必须用购买力平价比较宋明两代的政府财政收入,而最基本的必需品——米,是衡量这两个朝代货币购买力的最好的标准。宋代的一石米价格在400钱至1贯(1000钱)之间,取较高的米价一石一贯计,明代中后期的米价以较低的一石一两白银计,明石是宋石的1.5倍,也就是明代的财政年收入最大值两千万两白银折合约三千万宋石米,而南宋的常年中央财政收入是一亿宋石米,是明代的3.3倍;如果用明代中央财政收入较高的万历年间常额的五百二十万两计,那宋代则是明代的10倍以上。为何这两个相距并不遥远的朝代中央财政收入会相差如此之大?
明代的耕地面积大于宋代,粮食的单位产量也高于宋代,但即便如此,明末的“三饷”加派已经突破了农民的承受极限,农业完全破产,但即使这样竭泽而渔式的横征暴敛也只不过搜刮了区区二千万余两白银。因此,单纯依靠农业是不可能达到像宋代那样高的财政收入,显然宋代的中央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非农产业。据统计,宋熙宁十年(1077年),在中央财政收入中,70%以上来自于工商业,而南宋时,政府从进出口贸易中抽取的关税最高已经占到了中央财政收入的15%.非农产业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内、国际贸易才是宋代中央财政的主要来源。宋明两朝财政收入如此悬殊的根本原因在于明代实行海禁,以及在其背后的经济政策和建国思想,相比较宋代而言,明代在经济体制上是一个大倒退。
也就是这些中国才由先进边为落后.
------------------------------------------------
历史上郑和为什么只有七次下西洋,而没有第八次:
因为第七次下西洋回来以后不久,他就在南京辞世了 。

收起

明朝实行的海禁闭关锁国的政策与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政治理念是密切相关的。
明太祖是中国历史上惟一出身赤贫的皇帝,他想恢复一种“鸡犬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简朴的农业社会。如果有可能,他甚至想废除货币和商品交易。明朝每户人家都要承担实物税和徭役,这徭役很可能就是从千里之外押运征收的几百块城砖或几千张纸送往南京,轮到这一任务的家庭,结局往往是破产。军队也如此,实行卫所制,官兵在驻地自耕自食...

全部展开

明朝实行的海禁闭关锁国的政策与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政治理念是密切相关的。
明太祖是中国历史上惟一出身赤贫的皇帝,他想恢复一种“鸡犬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简朴的农业社会。如果有可能,他甚至想废除货币和商品交易。明朝每户人家都要承担实物税和徭役,这徭役很可能就是从千里之外押运征收的几百块城砖或几千张纸送往南京,轮到这一任务的家庭,结局往往是破产。军队也如此,实行卫所制,官兵在驻地自耕自食,亦农亦兵。明太祖很得意,说他是养百万兵而不用花国家一分钱,但结果只是养活了百万名集体农庄的农民而已。明朝中后期,卫所军队与普通农民无异,毫无战斗力。更可笑的是,建造世界上最雄伟、最长的南京城墙时,每一块城砖竟然是从全国各地烧造好后运来的。明太祖也许没有想到,在南京建一个烧制城砖的工厂会是更高效、更经济的手段。
这就是明太祖的思路和治国理念。在这个背景下,明太祖实行海禁就一点也不奇怪,连国内贸易都想要禁止,更何况是对外贸易?防御倭寇不过是实行海禁的一个很好的借口。
参考资料:http://culture.china.com/zh_cn/history/yeshi/11036692/20060404/13218306.html
远洋出访是一种耗资巨大的活动,七次过后明朝国力衰退,不能再维持,因此第八次出行胎死腹中。

收起

防外寇,主要是倭寇

明朝后期应该是开放海禁才对。实行海禁应该是中期和中后期。

而且他老了啊

为什么不八下西洋,郑和七下西洋时就死了!

倭寇横行。国防需要。
可见,明清以后中国的衰落间接是由小日本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