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的由来与故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0 14:34:13
寒食节的由来与故事

寒食节的由来与故事
寒食节的由来与故事

寒食节的由来与故事
寒食节原发地是介休绵山,距今已有2640年的历史(比端午节的发生早358年).据《辞源》、《辞海》“寒食节”释义:春秋时,介之推历经磨难辅佐晋公子重耳复国后,隐居介休绵山.重耳烧山逼他出来,子推母子隐迹焚身.晋文公为悼念他,下令在子推忌日(后为冬至后一百五日)禁火寒食,形成寒食节.关于寒食节起源于介之推在介休绵山被焚的记载,最早见于西汉桓谭《新论·卷十一·离事》,后陆续载于《后汉书·郡国志·太原郡》、《后汉书·周举传》、曹操《明罚令》、《晋书·石勒传》、郦道元《水经注·汾水》、北魏《齐民要术·煮醴酪》、南宋周密《癸辛杂识》、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等典籍.历史上,寒食清明两节相近,久而久之,便合为一个节日.《唐会要·卷八十二·休假》明确记载:“(开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大历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已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至贞元六年三月九日敕:寒食清明,宜准元日节,前后各给三天.”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大观》载:“大致到了唐代,寒食节与清明节合而为一.”
寒食节历史悠久,经历了春秋至西汉的起始、形成期,从晋文公定“寒食节”开始到秦汉时在太原郡一带形成了隆冬不火食五日,“生病不敢触犯”的风俗;东汉至两晋南北朝的禁复期,当时,鉴于隆冬季节过寒食节时间又相当长(魏武帝禁火令中说冬至后一百五日皆绝火寒食),致使老弱不堪,出于对农业社会原始生产力保护的愿望,当政者先后有周举、魏武帝、石勒、后魏孝文帝等曾多次实行禁断措施,但民间对介之推的崇拜、信仰、节日习俗如故,使寒食节得以延续; 唐、宋为成熟鼎盛期,从唐始,寒食节逐步移到阳春三月,宋、元、明、清各代从皇家、官府到社会各界普遍盛行.《宋书·职官志》载:“元旦、冬至、寒食节放假各七天……”.《宋史·外国传·高昌国》载:“高昌即西州也.该地开元七年历,以三月九日为寒食节,余二社,冬至亦然”.这一时期,过寒食节有赋诗、赏花、馈赠、赐宴、蹴鞠、踏青、插柳、斗百草、施钩、抛堶 、秋千、斗鸡等活动.寒食节假日大致为期七天,称谓开始使用“清明”,活动内容多,华人皆参与;从辽代至清代为发展传承期,在这一兄弟少数民族执政时期寒食节同样受到重视.《金史·章宗本纪》载:“明昌元年二月壬寅谕有司,寒假给假五日”.《大元通判·职制》载:“诸流囚居役者,非遇元旦、寒食、重午等节,并勿给假.(意为囚犯于此三节可享受假日)”.《清通礼》载:“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坟莹,届期素服诣墓……故称扫墓”.在这一时期寒食节对调解民族矛盾、促进民族文化大融合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后“文革”期为延续、濒危期,这一时期寒食节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世人有所淡漠,其它活动项目也相对减少,寒食节称谓被清明置代;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出现了弘扬、振兴期.综观寒食节相沿持续的演变历史,寒食节堪成为弘扬我国优秀传统,促进民族文化认同,增进社会和谐稳定,深受人们重视的“聚民心,凝国魂”及体现中华民族根祖文化的重要节日.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寒食节形成了丰富的文化、活动内容:
1、禁烟冷食: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国人追悯先贤之情执著,从东汉到南北朝屡禁屡兴,唐代皇家认可并参与.
2、拜扫祭祖:寒食节扫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视为“野祭”.唐代编入《开元礼》“卷第八十七·王公以下拜扫(寒食拜扫附)”中,成为官方认同并倡导的吉礼之一.后演变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庙、祭先贤;百姓上坟等.时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坟地,致祭、添土、挂纸钱,然后将子推燕、蛇盘兔撒于坟顶滚下,用柳枝或疙针穿起,置于房中高处,意沾先祖德泽.
3、寒食饮食: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神餤等;饮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其中多数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盘兔,俗有“蛇盘兔,必定富”之说,意为企盼民富国强;子推燕,取介休方言“念念”不忘介推高风亮节…….
4、寒食插柳:柳为寒食节象征之物,原为怀念介之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早在南北朝《荆楚岁时记》就有“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的记载,安徽、苏州等地还盛行戴芥花,佩麦叶来代替柳枝.据各地史籍记载:“插柳于坟”、“折柳枝标于户”、“插于檐插柳寝灶间”、“亦戴之头或系衣带”、“瓶贮献于佛神”、“门皆插柳”,故民间有“清明(寒食)不戴柳,红颜成白首”之说.
5、寒食踏青:也叫踏春,盛兴于唐宋.宋·李之彦《东谷所见》载:“拜扫了事,而后与兄弟、妻子、亲戚、契交放情地游览,尽欢而归”.明代《帝王景物略》记京效踏青场景为:“岁(寒食)清明日,都人踏青,舆者,骑者,步者,游人以万计.”可谓盛极.
6、寒食秋千:秋千原为古代寒食节宫廷女子游乐项目.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竟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宋代宰相文彦博诗《寒食日过龙门》,诗中描写为 “桥边杨柳垂青线,林立秋千挂彩绳.”
7、寒食蹴球:盛行于唐,宋《文献通考》载:“蹴球,盖始于唐.植两修竹,高数丈,络网于上,为门以度球,球工分左右朋,以角胜负.”史载:唐德宗、宪宗、穆宗、敬宗都喜蹴球,《州府元龟》载:“唐德宗贞元十二年二月寒食节帝御麒殿之东亭,观武臣及勋戚子弟会球,兼赐宰臣宴馔.”宋代也有《太祖蹴鞠图》.
8、寒食咏诗:寒食节时,文人们或思乡念亲,或借景生情,感慨尤多,灵感顿生,诗兴大发,咏者甚多.据查,仅《全唐诗》就有唐玄宗、张说、杜甫、韩愈、柳宗元等名人名家诗词三百余首,宋金元词曲也有一百余首,成为我国诗歌艺术中一枝奇葩.此外,寒食节时期还有赐宴、赏花、斗鸡、镂鸡子、牵钩(拔河)、钻木取火、放风筝、斗百草、抛堶(瓦石器玩物)等许多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的社会生活.
从寒食节悠久的发展过程和寒食节丰富的文化、活动内容来看,寒食节具有以下特点:
1、节日形成早.源于春秋时,介之推被焚于介休绵山.晋文公下令在子推忌日禁火、寒食,以寒食寄哀思.到唐代时已形成全国性法定节日,是我国传统节日中形成最早的节日.
2、延续历史长.距今二千六百四十年,期间各历史时期、节日期限不等,先后有五日、百五日、一月、三日和二、五、七日,最后变为一日.
3、文化内涵深.由尊崇介之推忠君爱国,功成身退的奉献精神,清正廉明的政治抱负,隐不违亲的孝道品德发展为聚民心、凝国魂,体现中华民族根祖文化的重要节日.并形成饧、青精饭等系列养生长寿的寒食食品.
4、节日活动多.拜扫展墓、禁烟、祭祖、寒食、插柳、踏青、蹴鞠、秋千、赏花、斗鸡、馈宴、咏诗等.5、流传地域广.由介休,太原郡到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如高昌国自唐代起将三月九日定为寒食节).
回顾历史的发展,寒食节已经成为我国古代社会文明的脉络之一.因此,从历史研究、社会研究和旅游观光等多个社会活动层面来看,寒食节所具有的独特的价值值得人们注意.
1、社会、历史价值
寒食节是春秋时晋文公为纪念介之推而设的节日,距今已有2640年的历史.历经各朝代延续至今,从未间断.虽经东汉周举、三国曹操、后赵石勒、北魏孝文帝等多次禁断,却屡禁屡兴,寒食习俗蔓延全国,深入民心.唐玄宗顺应民意,颁诏将寒食节拜扫展墓编入《开元礼》中,并定为全国法定长假,丰富多样的寒食活动,充实了社会生活,增进了社会人际和谐关系,对缓解社会矛盾,推动社会不断前进起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北魏、辽、金、元和清代兄弟民族统治者对寒食节俗的认同和参与,通过寒食文化的交流、融合,对促进民族团结和政权巩固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
寒食节蕴含的介之推忧国忧民、忠君爱国、清明廉洁的政治抱负和“功不言禄”、功成身退的奉献精神,是古代社会伦理准则,是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的纽带,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寒食文化以忠孝为核心的内涵以及由忠孝延伸而来的诚信,是介子精神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核心,民族根祖文化的基础,也是维系民族、家庭团结的道德力量.当今,更是聚民心,凝国魂,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活动方式和精神理念.
介之推所追求的政治清明,是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愿望,对于当代进行民主政治建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此外,从唐代宫中寒食节放假七日踏青春游,演变为今天的“旅游黄金周”;由寒食禁火,演变为今天的护林防火;由寒食插柳,演变为今天的全民植树造林;由蹴鞠,演变为今天风靡全球的足球运动,意义可谓深远,不可低估.
同时,寒食节2640年的演变,是对我国古代社会多个阶层意识形态的反映,是当代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学的重要线索之一.
2、文化价值
历史上,寒食节活动由纪念介之推禁烟寒食为主,逐步演变为以拜扫祭祖为主,其中蕴含的忠孝廉洁的理念,完全符合中国古代国家需要忠诚,家庭需要孝道的传统道德核心,成为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的重要载体.发展到现代,寒食节已成为缅怀革命先烈,教育青少年重要形式.同时,每逢寒食节,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人回乡扫墓祭祖,成为传承中华民族根祖文化,体现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的重要节日.
古代先民,对寒食节禁烟冷食的执着,表达了对千古先贤介之推忠贞不渝的怀念之情.寒食食品和饮料达数十种,多数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盘兔,介休俗有“蛇盘兔,必定富”之说,有企盼国富民强之意;祭食面燕,介休方言为教育后人“念念”不忘介公高风亮节.寒食节插柳,意为追求政治清明……
在元杂剧及近代京剧、晋剧、现代晋剧、明代小说都有许多介之推暨寒食节的专门曲目和章回.从东汉以来,关于介之推的传说、故事及碑刻也成为研究三晋民间文学和金石艺术的重要史料.
3、艺术价值
寒食节,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文学作品:《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介之推不言禄”,被《史记》和《资治通鉴》等历史名著反复引用,清代被收入古文启蒙读本《古文观止》,《中国散文鉴赏》第一篇就是“介之推不言禄”,成为我国古文的经典作品之一.在历代诗词作品中,题咏寒食节的诗词从战国屈原、西晋孙楚到现代从未间断,仅全唐诗就有近三百首,宋代诗词及元曲也有一百余首,涉及唐玄宗、张说等历史名人,杜甫、白居易及唐宋八大家等各个流派的代表人物,成为研究我国诗词发展史的重要资料.
从1995年,山西省介休市绵山风景区开发有限公司修复、开发绵山以来,已经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修复承载着介之推精神的介公岭、介公祠、介公墓、栖贤谷等遗址、遗迹,收集、整理大量有关寒食节文化的文献、文学作品,甚为有效的保护了寒食节文化的传承.截止目前,绵山开发公司为保护寒食节已累计投入18250万元.
寒食节,是山西民间春季一个重要节日.
寒食节的具体日期,古俗讲究在冬至节后的一百零五天.现在山西大部分地区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榆社县等少数地方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垣曲县还讲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二天为小寒食.
寒食节的源头,应为远古时期人类的火崇拜.古人的生活离不开火,但是,火又往往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灾害,于是古人便认为火有神灵,要祀火.各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一次.然后再重新燃起新火,称为改火.改火时,要举行隆重的祭祖活动,将谷神稷的象征物焚烧,称为人牺.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
禁火节,后来又转化为寒食节,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传说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谁曾经割股为他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后,分封群臣时却忘记了介于推.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藏山里.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上,于是在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
汉时,山西民间要禁火一个月表示纪念.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曾下令取消这个习俗.《阴罚令》中有这样的话,“闻太原、上党、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子推”,“令到人不得寒食.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三国归晋以后,由于与春秋时晋国的“晋”同音同字,因而对晋地掌故特别垂青,纪念介子推的禁火寒食习俗又恢复起来.不过时间缩短为三天.同时,把寒食节纪念介子推的说法推而广之,扩展到了全国各地.寒食节成了全国性的节日,寒食节禁火寒食成了汉民族的共同风俗习惯.
今天,山西民间禁火寒食的习俗多为一天,只有少数地方仍然习惯禁火三天.晋南地区民间习惯吃凉粉、凉面、凉糕等等.晋北地区习惯以炒奇(即将糕面或白面蒸熟后切成骰子般大小的方块,晒干后用土炒黄)作为寒食日的食品.一些山区这一天全家吃炒面(即将五谷杂粮炒熟,拌以各类干果脯,磨成面).
寒食节,民俗要蒸寒燕庆祝,用面粉捏成大拇指一般大的飞燕、鸣禽及走兽、瓜果、花卉等等,蒸熟后着色,插在酸枣树的针刺上面,装点室内,也作为礼品送人

寒食节,是山西民间春季一个重要节日。
寒食节的具体日期,古俗讲究在冬至节后的一百零五天。现在山西大部分地区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榆社县等少数地方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垣曲县还讲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二天为小寒食。
寒食节的源头,应为远古时期人类的火崇拜。古人的生活离不开火,但是,火又往往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灾害,于是古人便认为火有神灵,要祀火。各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

全部展开

寒食节,是山西民间春季一个重要节日。
寒食节的具体日期,古俗讲究在冬至节后的一百零五天。现在山西大部分地区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榆社县等少数地方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垣曲县还讲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二天为小寒食。
寒食节的源头,应为远古时期人类的火崇拜。古人的生活离不开火,但是,火又往往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灾害,于是古人便认为火有神灵,要祀火。各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一次。然后再重新燃起新火,称为改火。改火时,要举行隆重的祭祖活动,将谷神稷的象征物焚烧,称为人牺。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
禁火节,后来又转化为寒食节,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传说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谁曾经割股为他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后,分封群臣时却忘记了介于推。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藏山里。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上,于是在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
汉时,山西民间要禁火一个月表示纪念。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曾下令取消这个习俗。《阴罚令》中有这样的话,“闻太原、上党、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子推”,“令到人不得寒食。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三国归晋以后,由于与春秋时晋国的“晋”同音同字,因而对晋地掌故特别垂青,纪念介子推的禁火寒食习俗又恢复起来。不过时间缩短为三天。同时,把寒食节纪念介子推的说法推而广之,扩展到了全国各地。寒食节成了全国性的节日,寒食节禁火寒食成了汉民族的共同风俗习惯。
今天,山西民间禁火寒食的习俗多为一天,只有少数地方仍然习惯禁火三天。晋南地区民间习惯吃凉粉、凉面、凉糕等等。晋北地区习惯以炒奇(即将糕面或白面蒸熟后切成骰子般大小的方块,晒干后用土炒黄)作为寒食日的食品。一些山区这一天全家吃炒面(即将五谷杂粮炒熟,拌以各类干果脯,磨成面)。
寒食节,民俗要蒸寒燕庆祝,用面粉捏成大拇指一般大的飞燕、鸣禽及走兽、瓜果、花卉等等,蒸熟后着色,插在酸枣树的针刺上面,装点室内,也作为礼品送人
每年四月四日,清明节的前一天。传说,这个节日,是纪念春秋的介之推的。
介之推是当年晋国的贤臣,侍奉公子重耳(后为晋文公)。晋国发生内乱,公子重耳被迫逃亡国外,介之推不畏艰难困苦跟随重耳流亡;曾经割自己腿肉熬汤,献给重耳。重耳做了国君后,开始时还铭记介之推,但是时间久了,也把他淡忘了。介之推心中十分难受,和其年迈的母亲回到家乡,隐居在山中。
有一天,晋文公发现自己左右少了介之推,想起自己忘了奖赏这个"割股奉君"的贤臣,非常内疚,亲自跑到他隐居的山中寻找。但是只见山峦重叠,葱苍树木,就是不见介之推的影子。他想,介之推是个孝子,如果放火烧山,他一定会背着母亲出来。于是,命令放火烧山,结果火一下蔓延数十里,连烧三日不熄,但介之推没有出来。火熄之后,大家进山察看,才发现介之推和他的老母相抱在一起,被烧死在深山之中。
这事传出来,人人尊敬和怀念介之推。以后便在他被烧死的这天纪念他,这天就在每年四月清明节的前一天。因为介之推是被火烧死的,大家在这天都不忍心举火,宁愿吞吃冷食,所以,这天叫"寒食节"。

收起

每年四月四日,清明节的前一天是寒食节。传说,这个节日,是纪念春秋的介之推的。寒食节是中国农历清明节前、中、后这三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
晋献公时,晋国宫廷内讧,公子重耳出逃卫国,卫国不敢收留,于是逃往齐国,途中无食物可吃,只好吃野菜充饥。重耳自幼长在宫中,咽不下野菜。其中有个侍从叫介之推,他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煮成汤端给重耳喝,说是麻雀汤。重耳喝完后连称味道好...

全部展开

每年四月四日,清明节的前一天是寒食节。传说,这个节日,是纪念春秋的介之推的。寒食节是中国农历清明节前、中、后这三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
晋献公时,晋国宫廷内讧,公子重耳出逃卫国,卫国不敢收留,于是逃往齐国,途中无食物可吃,只好吃野菜充饥。重耳自幼长在宫中,咽不下野菜。其中有个侍从叫介之推,他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煮成汤端给重耳喝,说是麻雀汤。重耳喝完后连称味道好,后来在赶路时,重耳发现介之推走路一拐一瘸,经过追问才明白真相,重耳感动不已。后来,重耳在秦国的帮助下,回到了晋国,平定了叛乱并当上国君,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跟随他出逃的人都得到了封赏,介之推不愿为官,带着老母归隐山林,躲进了绵山。晋文公为了逼介之推下山,就下令放火烧山。没想到的是,介之推或许下山不及,或许宁死也不下山,与老母亲抱着一棵大树被烧死了。其实,寒食节的真正起源,是源于古代的钻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节不同,用不同的树木钻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后,就要换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这是当时的一件大事。寒食节习俗,有上坟、郊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其中上坟之俗,是很古老的。
中国过往的春祭都在寒食节,直到后来改为清明节。但韩国方面,仍然保留在寒食节进行春祭的传统。

收起

寒食节
一.起源:
寒食节原发地是山西介休绵山,距今已有2640年的历史(比端午节的发生早358年)。据《辞源》、《辞海》“寒食节”释义:春秋时,介之推历经磨难辅佐晋公子重耳复国后,隐居介休绵山。重耳烧山逼他出来,子推母子隐迹焚身。晋文公为悼念他,下令在子推忌日(后为冬至后一百五日)禁火寒食,形成寒食节。关于寒食节起源于介之推在介休绵山被焚的记载,最早见于西汉桓谭《新论·卷十一...

全部展开

寒食节
一.起源:
寒食节原发地是山西介休绵山,距今已有2640年的历史(比端午节的发生早358年)。据《辞源》、《辞海》“寒食节”释义:春秋时,介之推历经磨难辅佐晋公子重耳复国后,隐居介休绵山。重耳烧山逼他出来,子推母子隐迹焚身。晋文公为悼念他,下令在子推忌日(后为冬至后一百五日)禁火寒食,形成寒食节。关于寒食节起源于介之推在介休绵山被焚的记载,最早见于西汉桓谭《新论·卷十一·离事》,后陆续载于《后汉书·郡国志·太原郡》、《后汉书·周举传》、曹操《明罚令》、《晋书·石勒传》、郦道元《水经注·汾水》、北魏《齐民要术·煮醴酪》、南宋周密《癸辛杂识》、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等典籍。历史上,寒食清明两节相近,久而久之,便合为一个节日。《唐会要·卷八十二·休假》明确记载:“(开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大历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已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至贞元六年三月九日敕:寒食清明,宜准元日节,前后各给三天。”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大观》载:“大致到了唐代,寒食节与清明节合而为一。”
二.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寒食节形成了丰富的文化、活动内容:
1、禁烟冷食: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国人追悯先贤之情执著,从东汉到南北朝屡禁屡兴,唐代皇家认可并参与。
2、拜扫祭祖:寒食节扫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视为“野祭”。唐代编入《开元礼》“卷第八十七·王公以下拜扫(寒食拜扫附)”中,成为官方认同并倡导的吉礼之一。后演变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庙、祭先贤;百姓上坟等。时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坟地,致祭、添土、挂纸钱,然后将子推燕、蛇盘兔撒于坟顶滚下,用柳枝或疙针穿起,置于房中高处,意沾先祖德泽。
3、寒食饮食: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神餤等;饮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其中多数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盘兔,俗有“蛇盘兔,必定富”之说,意为企盼民富国强;子推燕,取介休方言“念念”不忘介推高风亮节……。
4、寒食插柳:柳为寒食节象征之物,原为怀念介之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早在南北朝《荆楚岁时记》就有“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的记载,安徽、苏州等地还盛行戴芥花,佩麦叶来代替柳枝。据各地史籍记载:“插柳于坟”、“折柳枝标于户”、“插于檐插柳寝灶间”、“亦戴之头或系衣带”、“瓶贮献于佛神”、“门皆插柳”,故民间有“清明(寒食)不戴柳,红颜成白首”之说。
5、寒食踏青:也叫踏春,盛兴于唐宋。宋·李之彦《东谷所见》载:“拜扫了事,而后与兄弟、妻子、亲戚、契交放情地游览,尽欢而归”。明代《帝王景物略》记京效踏青场景为:“岁(寒食)清明日,都人踏青,舆者,骑者,步者,游人以万计。”可谓盛极。
6、寒食秋千:秋千原为古代寒食节宫廷女子游乐项目。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竟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宋代宰相文彦博诗《寒食日过龙门》,诗中描写为 “桥边杨柳垂青线,林立秋千挂彩绳。”
7、寒食蹴球:盛行于唐,宋《文献通考》载:“蹴球,盖始于唐。植两修竹,高数丈,络网于上,为门以度球,球工分左右朋,以角胜负。”史载:唐德宗、宪宗、穆宗、敬宗都喜蹴球,《州府元龟》载:“唐德宗贞元十二年二月寒食节帝御麒殿之东亭,观武臣及勋戚子弟会球,兼赐宰臣宴馔。”宋代也有《太祖蹴鞠图》。
8、寒食咏诗:寒食节时,文人们或思乡念亲,或借景生情,感慨尤多,灵感顿生,诗兴大发,咏者甚多。据查,仅《全唐诗》就有唐玄宗、张说、杜甫、韩愈、柳宗元等名人名家诗词三百余首,宋金元词曲也有一百余首,成为我国诗歌艺术中一枝奇葩。此外,寒食节时期还有赐宴、赏花、斗鸡、镂鸡子、牵钩(拔河)、钻木取火、放风筝、斗百草、抛堶(瓦石器玩物)等许多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的社会生活。
三.寒食节具有以下特点:
1、节日形成早。源于春秋时,介之推被焚于介休绵山。晋文公下令在子推忌日禁火、寒食,以寒食寄哀思。到唐代时已形成全国性法定节日,是我国传统节日中形成最早的节日。
2、延续历史长。距今二千六百四十年,期间各历史时期、节日期限不等,先后有五日、百五日、一月、三日和二、五、七日,最后变为一日。
3、文化内涵深。由尊崇介之推忠君爱国,功成身退的奉献精神,清正廉明的政治抱负,隐不违亲的孝道品德发展为聚民心、凝国魂,体现中华民族根祖文化的重要节日。并形成饧、青精饭等系列养生长寿的寒食食品。
4、节日活动多。拜扫展墓、禁烟、祭祖、寒食、插柳、踏青、蹴鞠、秋千、赏花、斗鸡、馈宴、咏诗等。5、流传地域广。由介休,太原郡到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如高昌国自唐代起将三月九日定为寒食节)。
五 回顾历史的发展,寒食节已经成为我国古代社会文明的脉络之一。因此,从历史研究、社会研究和旅游观光等多个社会活动层面来看,寒食节所具有的独特的价值值得人们注意。
1、社会、历史价值
寒食节是春秋时晋文公为纪念介之推而设的节日,距今已有2640年的历史。历经各朝代延续至今,从未间断。虽经东汉周举、三国曹操、后赵石勒、北魏孝文帝等多次禁断,却屡禁屡兴,寒食习俗蔓延全国,深入民心。唐玄宗顺应民意,颁诏将寒食节拜扫展墓编入《开元礼》中,并定为全国法定长假,丰富多样的寒食活动,充实了社会生活,增进了社会人际和谐关系,对缓解社会矛盾,推动社会不断前进起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北魏、辽、金、元和清代兄弟民族统治者对寒食节俗的认同和参与,通过寒食文化的交流、融合,对促进民族团结和政权巩固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
寒食节蕴含的介之推忧国忧民、忠君爱国、清明廉洁的政治抱负和“功不言禄”、功成身退的奉献精神,是古代社会伦理准则,是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的纽带,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寒食文化以忠孝为核心的内涵以及由忠孝延伸而来的诚信,是介子精神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核心,民族根祖文化的基础,也是维系民族、家庭团结的道德力量。当今,更是聚民心,凝国魂,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活动方式和精神理念。
介之推所追求的政治清明,是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愿望,对于当代进行民主政治建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此外,从唐代宫中寒食节放假七日踏青春游,演变为今天的“旅游黄金周”;由寒食禁火,演变为今天的护林防火;由寒食插柳,演变为今天的全民植树造林;由蹴鞠,演变为今天风靡全球的足球运动,意义可谓深远,不可低估。
同时,寒食节2640年的演变,是对我国古代社会多个阶层意识形态的反映,是当代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学的重要线索之一。
2、文化价值
历史上,寒食节活动由纪念介之推禁烟寒食为主,逐步演变为以拜扫祭祖为主,其中蕴含的忠孝廉洁的理念,完全符合中国古代国家需要忠诚,家庭需要孝道的传统道德核心,成为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的重要载体。发展到现代,寒食节已成为缅怀革命先烈,教育青少年重要形式。同时,每逢寒食节,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人回乡扫墓祭祖,成为传承中华民族根祖文化,体现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的重要节日。
古代先民,对寒食节禁烟冷食的执着,表达了对千古先贤介之推忠贞不渝的怀念之情。寒食食品和饮料达数十种,多数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盘兔,介休俗有“蛇盘兔,必定富”之说,有企盼国富民强之意;祭食面燕,介休方言为教育后人“念念”不忘介公高风亮节。寒食节插柳,意为追求政治清明……
在元杂剧及近代京剧、晋剧、现代晋剧、明代小说都有许多介之推暨寒食节的专门曲目和章回。从东汉以来,关于介之推的传说、故事及碑刻也成为研究三晋民间文学和金石艺术的重要史料。
3、艺术价值
寒食节,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文学作品:《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介之推不言禄”,被《史记》和《资治通鉴》等历史名著反复引用,清代被收入古文启蒙读本《古文观止》,《中国散文鉴赏》第一篇就是“介之推不言禄”,成为我国古文的经典作品之一。在历代诗词作品中,题咏寒食节的诗词从战国屈原、西晋孙楚到现代从未间断,仅全唐诗就有近三百首,宋代诗词及元曲也有一百余首,涉及唐玄宗、张说等历史名人,杜甫、白居易及唐宋八大家等各个流派的代表人物,成为研究我国诗词发展史的重要资料。

收起

这群baidu百科的家户

如果不是那天晚上看了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听了主持人介绍中原晋文化时说了“寒食节”与“介子推”。我还真的不太清楚,在清明节之前还有一个“寒食节”。更不知道这个节日,就是专门为纪念那位剜股侍君,不求名禄的古代名士介子推的。
介子推生于何年,史学家也无法考证,但他死于公元前637年则是铁定的。相传在春秋时代,晋国的君主晋献公,被年轻漂亮的妃子骊姬所迷。骊姬为了能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承皇位,...

全部展开

如果不是那天晚上看了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听了主持人介绍中原晋文化时说了“寒食节”与“介子推”。我还真的不太清楚,在清明节之前还有一个“寒食节”。更不知道这个节日,就是专门为纪念那位剜股侍君,不求名禄的古代名士介子推的。
介子推生于何年,史学家也无法考证,但他死于公元前637年则是铁定的。相传在春秋时代,晋国的君主晋献公,被年轻漂亮的妃子骊姬所迷。骊姬为了能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承皇位,就用毒计逼迫太子申生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避免重蹈他哥哥的悲惨命运,就带上一些追随者踏上了流亡之路。
当时的重耳在政治上,惶惶如丧家之犬,在经济上,几乎是一无所有。在流亡之始,随从中有一位叫头须的人,他吃不了途中的奔波之苦,并看到重耳大势已去,就将钱款卷而逃之。只有介子推等小部分忠心不二的随从,与他一起在外流亡了十九年。
有一天,重耳饿的不行眼看就要晕过去了,他看见有一个农夫,正在田边吃着他的那些粗茶淡饭,他就馋得流口水,于是就叫随从去向农夫讨要一些饭菜来充饥。没想到他们遇到的也是一个势利小人,他看到重耳如丧家之犬的样子,不但不施舍一点饭菜给他,而是拿起一块泥巴去糊弄他。
重耳遇人戏弄火冒三丈,狠不得亲自动手揍死这个农夫,有会说话的随从就安慰重耳说:“你不用着急上火,泥巴就是土地,百姓送给我们土地,这就是一个好兆头,说明我们最后一定会拥有自己的国家与士地的?”
介子推则不会说好听的话,他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到了晚上他剜下了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煮成一碗肉香扑鼻的鲜肉汤,端到了重耳的面前。过去重耳在当公子哥时,山珍海味也不一定就看得上眼,但现在看到了有这么一碗肉汤,两眼都冒出了绿光。他端起肉汤三下五除二就将那肉汤喝了个精光,当他咂着嘴巴,正意犹未尽时,才突然想起他们根本没钱,那能买到这样的好肉。于是他就问介子推,这肉是那来的?介子推只好实话实说:“这是小臣剜了大腿上的肉做的汤。”重耳一听当时就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对介子推剜肉侍君,历代君王与文人都将此视为忠义的楷模,在“君为臣纲”的封建时代,这不难理解。因为他们巴不得所有的臣民都成为介子推。
如果从现代的角度来戏说介子推,他可就是“拍马屁”的开山鼻祖了。如果重耳不是皇子,日后有望登上皇位。他能狠下心来,在当时没有麻醉药的情况下,活生生地从腿上割下一块肉来做肉汤吗?既然你做了肉汤,为何不多做一点让大家都一起也偿偿鲜,为何只做一碗给重耳吃啊?所以我对介子推剜肉作汤的行为不以为然。
在重耳61岁的时候,他终于走了桃花运,秦穆公把女儿怀嬴嫁给了他。在秦穆公的大力帮助下,第二年,他就回国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成了皇帝老儿后,他对跟随他一起流亡的人大加赏赐与提拔。就连那个对他落井下石卷款而逃的头须,他如变色龙般地一番花言巧语,就哄得重耳尽释前嫌,笑逐颜开,并也给予他赏赐。他惟独忘记了,那个给他剜肉做汤喝的介子推。
我想那重耳,并非是真忘了赏封介子推,而是他有意不赏封他,这样做自有他的道理。你想啊,他坐上了龙椅,那就是九五之尊了。如果天天在他面前站着一位,吃过他身上的肉的有恩与他的人,那将是什么样的心情与滋味啊?
如果你介子推也不识相,到时动不动就用那块肉来压他,那他这九五之尊的心里能好受吧?哪倒不如就不给你赏封,落了个眼不见为净。你要骂就骂几句得了,被骂那只是一时的短痛,几天就过去了。而天天让介子推站在他的面前则是长痛,他无法承受那个压力。天下君王那个不是只能同甘,决不可共享的主啊?
介子推看到重耳对头须这样的人都会给予赏赐,而他则是两手空空,于是他心灰意冷对重耳是彻底地绝望了,思前想后他痛下决心,带上他的母亲归隐山林。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过介子推归隐前,与其母的一段对话:介子谁说:“晋献公九子,只有重耳在位当政,这是天意。个别小人自以为是他们把重耳扶上了王位,真是不自量力。偷窃他人东西即是盗贼。那么贪天之功的人又是什么呢?”
母亲就问他:“你为什么不和他们对质论理呢?”
介子推答道:“我要再与他们争辩,罪孽更重。我不愿享受厚禄”。
母亲进一步问他:“那你为什么不把你的意思告诉他们呢?”
介子推答:“语言,是心志的外衣。既然我一心想归隐,何必用语言来表述呢?”
母亲试出儿子真的不求名禄后说:“你能有如此境界,我与你一起去隐居。”
于是他们母子俩就这样隐入了绵山。绵山,北距介休县四十里,山势绵延,沟壑纵横,东抵沁源,南跨灵石,那山水风光倒是一个很不错的隐居之地。介子推与母亲隐入山中后就再不露面了。
世上总有那些好打抱不平的人,介子推的邻居解张就是这种人。他看到那些鼠辈们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了,而唯有介子推两手空空背起老母亲隐入山中。于是他就写了一首《龙蛇怨》的词,贴在了宫殿的前门:“龙欲上天,五蛇为辅。龙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独怒,终不所见处所!”
重耳被解张贴了这张“大字报”后就坐不住了。因为天下人都知道你重耳吃了介子推身上的一块肉。别人都论功行赏了,而介子推则背起了老母隐进了深山。身为君王不知恩图报,那就是忘义小人的行为啊。
如果你重耳不找出介子推,并给他封个一官半职,他就无法向国人交待,那样就会直接危及到他的皇权统治。于是他就发起了规模盛大的上山“寻介”活动。但在那么大的一座绵山中,要找到有心躲起来的两个人,那简直就是大海捞针,那能找到他们母子的踪影。
此时有一位最能理解重耳心思的谋臣,给他出了个绝好主意,说:“我们找不到他,那就三面放火,他们被烟火烤的不行了,就会从没有点火的那一面跑出来了。”
其实稍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人如果吸入了大量的浓烟,他还能跑的出来吧?放火烧山,表面上是逼介子推出来做官受赏,实质就是采用对付野兽的方法,将介子推给收拾了,这样就一劳永益了。
据说那大火是烧了三天三夜,也不见介子推背着他的老母亲跑出来。火灭后人们上山才发现,介子推与他的老母亲紧紧地抱着一颗老柳树,已经活活被大火烧死了。
介子推抱着那棵柳树,是为了保护他放在柳树洞里的,那首临死前写下的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如果介子推死前真的写过这样一首血诗,那倒是一位倡导勤政廉洁的先驱者。只可惜千百年来那些腐败贪官,一个个都是“长江后浪推前流”“青出于蓝胜于蓝”。想当年青山、子善他们才贪污了那么一点钱,就被毛泽东处决了。如果现在也按哪样的标准来杀贪官,中国就没有必要再执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了。
规模盛大的上山“寻介”的秀做了,重耳对国人有个交待了。介子推也被烧死了,他的心事也就此一了百了了。接下来那就是进一步展示,他是一位深明大义的明君形象的时候了。于是,他下令将绵山改名为介山,并在柳树下建墓立祠。并召令天下,从那时起在介子推被烧死的这个月,全国不许生火,所有的人都只能吃冷食。你想啊,那太原的清明节是多冷的天啊,不生火吃冷食,这不害苦了咱老百姓吧?
据《汝南先贤传》记载:“太原旧俗,以介子推焚骸,一月寒食。”无论帝王,还是百姓,都不得举火,只能吃一月冷食,以示哀悼和敬重。可是太原等郡地处寒冷地带,冬天吃一个月的冷食极易生病,甚至冻死人。倒是后来的魏武帝善解人意,据《邺中记》:“魏武帝以太原、上党、西河、雁门皆严寒之地,令人不得寒食”。最终解决这一问题的,还是周举任并州刺史时,“他乃作吊书置子推庙,言盛冬去火,残损民命,非贤者之意,宣示民还温食。于是众惑稍解,风俗颇革。”由此晋人寒食一月的习俗才稍有改观。后世置“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一天。

关于由来的其它说法

寒食节,是山西民间春季一个重要节日。
寒食节的具体日期,古俗讲究在冬至节后的一百零五天。现在山西大部分地区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榆社县等少数地方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垣曲县还讲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二天为小寒食。
寒食节的源头,应为远古时期人类的火崇拜。古人的生活离不开火,但是,火又往往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灾害,于是古人便认为火有神灵,要祀火。各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一次。然后再重新燃起新火,称为改火。改火时,要举行隆重的祭祖活动,将谷神稷的象征物焚烧,称为人牺。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
禁火节,后来又转化为寒食节,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传说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谁曾经割股为他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后,分封群臣时却忘记了介于推。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藏山里。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上,于是在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
汉时,山西民间要禁火一个月表示纪念。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曾下令取消这个习俗。《阴罚令》中有这样的话,“闻太原、上党、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子推”,“令到人不得寒食。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三国归晋以后,由于与春秋时晋国的“晋”同音同字,因而对晋地掌故特别垂青,纪念介子推的禁火寒食习俗又恢复起来。不过时间缩短为三天。同时,把寒食节纪念介子推的说法推而广之,扩展到了全国各地。寒食节成了全国性的节日,寒食节禁火寒食成了汉民族的共同风俗习惯。
今天,山西民间禁火寒食的习俗多为一天,只有少数地方仍然习惯禁火三天。晋南地区民间习惯吃凉粉、凉面、凉糕等等。晋北地区习惯以炒奇(即将糕面或白面蒸熟后切成骰子般大小的方块,晒干后用土炒黄)作为寒食日的食品。一些山区这一天全家吃炒面(即将五谷杂粮炒熟,拌以各类干果脯,磨成面)。
寒食节,民俗要蒸寒燕庆祝,用面粉捏成大拇指一般大的飞燕、鸣禽及走兽、瓜果、花卉等等,蒸熟后着色,插在酸枣树的针刺上面,装点室内,也作为礼品送人。

收起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卵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之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古为一人。深冤何用道,峻迹古无邻。魂魄山河气,风雷御宇神。光烟榆柳火,怨曲龙蛇新。可叹文公霸,平生负此臣。”唐代诗人卢象这首《寒...

全部展开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卵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之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古为一人。深冤何用道,峻迹古无邻。魂魄山河气,风雷御宇神。光烟榆柳火,怨曲龙蛇新。可叹文公霸,平生负此臣。”唐代诗人卢象这首《寒食》诗,所言即是寒食节的来历“之推绵山焚身”的故事。相传此俗源于纪念春秋时晋国介之推(姓介名推,又称介子推,之为虚词,子为敬称)。当时介之推与晋文公重耳流亡列国,割股肉供文公充饥。文公复国后,之推不求利禄,与母归隐绵山。文公焚山以求之,之推坚决不出山,抱树而死。文公葬其尸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于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后相沿成俗。
中国过往的春祭都在寒食节,直到后来改为清明节。但韩国方面,仍然保留在寒食节进行春祭的传统。
山西介休绵山,被誉为“中国寒食清明文化之乡”,每年举行隆重的寒食清明祭祀(介子推)仪式活动。
介子推生于何年,史学家也无法考证,但他死于公元前637年则是铁定的。相传在春秋时代,晋国的君主晋献公,被年轻漂亮的妃子骊姬所迷。骊姬为了能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承皇位,就用毒计逼迫太子申生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避免重蹈他哥哥的悲惨命运,就带上一些追随者踏上了流亡之路。
当时的重耳在政治上,惶惶如丧家之犬,在经济上,几乎是一无所有。在流亡之始,随从中有一位叫头须的人,他吃不了途中的奔波之苦,并看到重耳大势已去,就将钱款卷而逃之。只有介子推等小部分忠心不二的随从,与他一起在外流亡了十九年。
有一天,重耳饿的不行眼看就要晕过去了,他看见有一个农夫,正在田边吃着他的那些粗茶淡饭,他就馋得流口水,于是就叫随从去向农夫讨要一些饭菜来充饥。没想到他们遇到的也是一个势利小人,他看到重耳如丧家之犬的样子,不但不施舍一点饭菜给他,而是拿起一块泥巴去糊弄他。
重耳遇人戏弄火冒三丈,狠不得亲自动手揍死这个农夫,有会说话的随从就安慰重耳说:“你不用着急上火,泥巴就是土地,百姓送给我们土地,这就是一个好兆头,说明我们最后一定会拥有自己的国家与士地的?”
介子推则不会说好听的话,他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到了晚上他剜下了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煮成一碗肉香扑鼻的鲜肉汤,端到了重耳的面前。过去重耳在当公子哥时,山珍海味也不一定就看得上眼,但现在看到了有这么一碗肉汤,两眼都冒出了绿光。他端起肉汤三下五除二就将那肉汤喝了个精光,当他咂着嘴巴,正意犹未尽时,才突然想起他们根本没钱,那能买到这样的好肉。于是他就问介子推,这肉是那来的?介子推只好实话实说:“这是小臣剜了大腿上的肉做的汤。”重耳一听当时就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对介子推剜肉侍君,历代君王与文人都将此视为忠义的楷模,在“君为臣纲”的封建时代,这不难理解。因为他们巴不得所有的臣民都成为介子推。
如果从现代的角度来戏说介子推,他可就是“拍马屁”的开山鼻祖了。如果重耳不是皇子,日后有望登上皇位。他能狠下心来,在当时没有麻醉药的情况下,活生生地从腿上割下一块肉来做肉汤吗?既然你做了肉汤,为何不多做一点让大家都一起也偿偿鲜,为何只做一碗给重耳吃啊?所以我对介子推剜肉作汤的行为不以为然。
在重耳61岁的时候,他终于走了桃花运,秦穆公把女儿怀嬴嫁给了他。在秦穆公的大力帮助下,第二年,他就回国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成了皇帝老儿后,他对跟随他一起流亡的人大加赏赐与提拔。就连那个对他落井下石卷款而逃的头须,他如变色龙般地一番花言巧语,就哄得重耳尽释前嫌,笑逐颜开,并也给予他赏赐。他惟独忘记了,那个给他剜肉做汤喝的介子推。
我想那重耳,并非是真忘了赏封介子推,而是他有意不赏封他,这样做自有他的道理。你想啊,他坐上了龙椅,那就是九五之尊了。如果天天在他面前站着一位,吃过他身上的肉的有恩与他的人,那将是什么样的心情与滋味啊?
如果你介子推也不识相,到时动不动就用那块肉来压他,那他这九五之尊的心里能好受吧?哪倒不如就不给你赏封,落了个眼不见为净。你要骂就骂几句得了,被骂那只是一时的短痛,几天就过去了。而天天让介子推站在他的面前则是长痛,他无法承受那个压力。天下君王那个不是只能同甘,决不可共享的主啊?
介子推看到重耳对头须这样的人都会给予赏赐,而他则是两手空空,于是他心灰意冷对重耳是彻底地绝望了,思前想后他痛下决心,带上他的母亲归隐山林。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过介子推归隐前,与其母的一段对话:介子谁说:“晋献公九子,只有重耳在位当政,这是天意。个别小人自以为是他们把重耳扶上了王位,真是不自量力。偷窃他人东西即是盗贼。那么贪天之功的人又是什么呢?”
母亲就问他:“你为什么不和他们对质论理呢?”
介子推答道:“我要再与他们争辩,罪孽更重。我不愿享受厚禄”。
母亲进一步问他:“那你为什么不把你的意思告诉他们呢?”
介子推答:“语言,是心志的外衣。既然我一心想归隐,何必用语言来表述呢?”
母亲试出儿子真的不求名禄后说:“你能有如此境界,我与你一起去隐居。”
于是他们母子俩就这样隐入了绵山。绵山,北距介休县四十里,山势绵延,沟壑纵横,东抵沁源,南跨灵石,那山水风光倒是一个很不错的隐居之地。介子推与母亲隐入山中后就再不露面了。
世上总有那些好打抱不平的人,介子推的邻居解张就是这种人。他看到那些鼠辈们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了,而唯有介子推两手空空背起老母亲隐入山中。于是他就写了一首《龙蛇怨》的词,贴在了宫殿的前门:“龙欲上天,五蛇为辅。龙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独怒,终不所见处所!”
重耳被解张贴了这张“大字报”后就坐不住了。因为天下人都知道你重耳吃了介子推身上的一块肉。别人都论功行赏了,而介子推则背起了老母隐进了深山。身为君王不知恩图报,那就是忘义小人的行为啊。
如果你重耳不找出介子推,并给他封个一官半职,他就无法向国人交待,那样就会直接危及到他的皇权统治。于是他就发起了规模盛大的上山“寻介”活动。但在那么大的一座绵山中,要找到有心躲起来的两个人,那简直就是大海捞针,那能找到他们母子的踪影。
此时有一位最能理解重耳心思的谋臣,给他出了个绝好主意,说:“我们找不到他,那就三面放火,他们被烟火烤的不行了,就会从没有点火的那一面跑出来了。”
其实稍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人如果吸入了大量的浓烟,他还能跑的出来吧?放火烧山,表面上是逼介子推出来做官受赏,实质就是采用对付野兽的方法,将介子推给收拾了,这样就一劳永益了。
据说那大火是烧了三天三夜,也不见介子推背着他的老母亲跑出来。火灭后人们上山才发现,介子推与他的老母亲紧紧地抱着一颗老柳树,已经活活被大火烧死了。
介子推抱着那棵柳树,是为了保护他放在柳树洞里的,那首临死前写下的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如果介子推死前真的写过这样一首血诗,那倒是一位倡导勤政廉洁的先驱者。只可惜千百年来那些腐败贪官,一个个都是“长江后浪推前流”“青出于蓝胜于蓝”。想当年青山、子善他们才贪污了那么一点钱,就被毛泽东处决了。如果现在也按哪样的标准来杀贪官,中国就没有必要再执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了。
规模盛大的上山“寻介”的秀做了,重耳对国人有个交待了。介子推也被烧死了,他的心事也就此一了百了了。接下来那就是进一步展示,他是一位深明大义的明君形象的时候了。于是,他下令将绵山改名为介山,并在柳树下建墓立祠。并召令天下,从那时起在介子推被烧死的这个月,全国不许生火,所有的人都只能吃冷食。你想啊,那太原的清明节是多冷的天啊,不生火吃冷食,这不害苦了咱老百姓吧?
据《汝南先贤传》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