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存方寸地 留予子孙耕 子孙强过我 留钱有何用 这句话出自哪里 下面还有几句 作者是谁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5 10:30:30
但存方寸地 留予子孙耕 子孙强过我 留钱有何用 这句话出自哪里 下面还有几句 作者是谁

但存方寸地 留予子孙耕 子孙强过我 留钱有何用 这句话出自哪里 下面还有几句 作者是谁
但存方寸地 留予子孙耕 子孙强过我 留钱有何用 这句话出自哪里 下面还有几句 作者是谁

但存方寸地 留予子孙耕 子孙强过我 留钱有何用 这句话出自哪里 下面还有几句 作者是谁
源自宋代叶适的《留耕堂记》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很早就在农村的田间地头村落大墙上看见这句话,因为知识面的狭窄,一直以为这句话是现代人提出来的呢,在阅读冯梦龙的《喻世明言》中,突然发现了此语,是第二十二卷《木棉庵郑虎臣报冤》中的一段,原句是“我有一张犁,送与古人伊尹,伊尹得之,予我一联诗: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后来在网上一查,据说这句话是源自宋代叶适的《留耕堂记》.
  叶适,生于1150年,卒于1223年,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今浙江省永嘉县)人.宋孝宗淳熙四年中进士,后被诬陷夺官,从此闭门著述,著有《水心先生文集》.《留耕堂记》便是《水心先生文集》中的一篇记事散文,而“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便是《留耕堂记》的开篇语.
  《留耕堂记》记的是一位叫葛自得的人根据当时民间传诵的“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的两句民谚,将自己的宅第取名为“留耕堂”,其意,一是对这句具有重要训诲作用的格言的推重,一是借以教导子孙后代珍惜土地,勤恳躬耕,节俭务家,自食其力.
  叶适在《留耕堂记》中讲到,这两句民间谚语,还是在他孩提时,就在其家乡到处传诵.后来他长大了,到外边读书、应试,以至做了官,到了很多地方,人们都能熟记这两句谚语,并以此互相告诫.特别是当他看到葛自得以这两句谚语中的“留”字和“耕”字来为自己的宅第命名的时候,不仅深受感动,而且大有所悟,于是,便作《留耕堂记》一文,以记述自己对这句久铭心中的谚语的理解.文章虽只有450字,但文字隽永,布局精巧,叙述流畅,论证周致.特别是作者紧紧围绕究竟为子孙后代留什么的问题,展开了有理有据的论述.作者深刻阐述了为后代留下忠厚本分、勤劳致家的品德亦即“留心”,要比留下“谷量山积”的财富亦即“留货”更加重要的思想.尤其是文章中“广欲莫如少取,多贪莫如寡愿,有得莫如无争”等佳句,不仅有着深刻的哲理,而且有着重要的警世作用.
  读罢此文,我们不仅可以明白这两句话的出处,更重要的是,不应仅仅把这句话理解为节约耕地,给后代留下饭碗,而应更进一步来理解它的哲学和道德的含义.
  由此看来,“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这两句话,来自民谚,它的真正创作者应是民间田里耕作的普通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