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 艺文志诸子略的翻译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0 00:58:53
汉书 艺文志诸子略的翻译

汉书 艺文志诸子略的翻译
汉书 艺文志诸子略的翻译

汉书 艺文志诸子略的翻译
儒家这个流派,大概出自于古代的司徒之官.他们帮助国君,顺应自然,宣明教化.涵泳于六经的文章当中,特别注意仁义之间的事务,远宗尧舜的道统,近守周文王、武王的礼法,尊崇孔子为师表,来加重他们言论的重要性,在各派道术当中最为崇高.孔子说:「如果对别人有所称赞,就一定先对他有所试验.」唐尧虞舜的兴隆,商朝周朝的盛世,孔子的德业,是已经经过试验而有成效的.但是迷惑的人已经失去了(儒家经典中)精深微妙的道理,而邪僻的人又追随时俗任意曲解附会经书的道理,违背离开了圣道的根本,只知道以喧哗的言论来博取尊宠.后来的学者依循着去做,所以五经的道理就乖谬分离,儒学就逐渐的衰微的;这就是那些邪僻的儒着所留下来的祸患啊.
道家这个流派,大概出于古代的史官.他们连续记载成功失败、生存灭亡、灾祸幸福、古今的道理.然后知道秉持要点把握根本,守着清静无为,保持谦虚柔弱的态度;这就是国君治理国家的方法.(这想法)符合于尧的能够谦让,易经上所说的谦虚,一种谦虚可以得到四种好处;这就是他们的长处.等到狂放无守的人来实行道家学术,那么就断绝了礼仪,抛弃了仁义;认为只要用清静无为,就可以治理好国家.
阴阳家这个流派,大概出于古代掌天文的官职.他们恭敬的顺从上天,用历象来记录日月星辰的运行,恭敬的教导人民按照天时祭祀、耕种;这就是他们的长处.等到拘泥固执的人来实行阴阳家的学术,就被禁忌所牵制,拘泥于占卜问卦的小技术,舍弃了人事而迷信鬼神.
法家这个流派,大概出自于古代的法官.他们奖赏很有信用处罚必然施行,来辅助礼仪制度的推展.易经上说:「先王用很严明的刑罚来整饬法律.」这就是他们的长处.等到刻薄的人来实行法家的学术,那么就不要教化,舍去了仁爱,专门用刑法,而想要达到治理国家的目的;至于残害了最亲近的人,伤害恩义刻薄了应该亲厚的人.
名家这个流派,大概出自于古代掌礼仪的官职.古代名号品位不一样,所用的礼节也就异等.孔子说:「一定要来端正名分啊!名分不端正,那么所说的话就不顺当;所说的话不顺当,那么所做的事就不成功了.」这就是他们的长处.等到喜欢攻击别人阴私的人来实行名家的学术,那么就只会卖弄一些屈曲破碎、支离错杂的言辞罢了.
墨家这个流派,大概出于古代掌管宗庙的官职.他们住在茅草盖顶,以采木为椽的房子里,所以注重节俭;奉养年老更事致仕的人,所以主张兼爱;以大射礼选拔人才,所以崇尚贤人;尊崇鬼神尊敬祖先,所以崇敬鬼神;顺从四时做事,所以不相信命运;以孝道宣示天下,所以崇尚同心同德;这就是他们长处.等到眼光浅短的人来实行墨家学术,只看到节俭的好处,因此就反对礼节;推广兼爱的旨意,而不知道分别亲疏远近.
从横家这个流派,大概是的出于古代的外交官.孔子说:「读了诗经三百篇,派他出使到国外去,不能独当一面应对进退,虽然学了很多又有何用呢?」孔子又称赞蘧伯玉的使者说:「好使者呀!好使者呀!」这就是说一个使者应该权衡事情的利害得失做适当的处置,只接受出使的命令而不接受应对的言辞,这就是他们的长处.等到邪恶的人来实行从横家的学术,那么就崇尚欺诈,而背弃了应该遵守的诚信.
杂家这个流派,大概出于古代的议政之官.他们兼容儒家、墨家,综合了名家和法家,他们知道治理国家的体要必须有这些派的主张,他们也看出来王道政治必须百家贯通,这就是他们的长处.等到放荡的人来实行杂家的学术,就散漫杂乱而没有中心目标.
农家这个流派,大概出于古代掌管农业的官职.他们劝导人民耕田种桑来使衣食充足.所以古代最重要的八件政事,第一就是吃饭的问题,第二就是货物的问题.孔子说:「要重视人民吃饭的问题.」这就是他们的长处.等到鄙陋的人来实行农家的学术,认为用不着圣明的君王,想要使君民一起耕种,这就违背了君臣上下的次序.
小说家这个流派,大概出自于古代的小官.(这一派)是大街小巷的谈论,马路上传说的人所造成的.孔子说:「虽然是小的技巧也一定有值得观赏的地方;但想要推行久远恐怕滞泥不通,所以君子是不学的.」但是它也不会消灭.(小说家)是乡里有小智慧的人所写的东西,也要把它编辑保存起来而不要忘记了;假如里面有一句话值得我们来采用,这也就如同古代樵夫、狂放的人他们的议论一样(有参考的价值).
诸子共有十家,其中值得观赏的不过九家而已,都是起于王道政治已经衰微以后,诸侯以武力相征伐,当时的国君,喜好厌恶的不一样,所以九家的学术纷纷兴起.各自引用他们的一种学说,推崇他们学说的好处,用这学说来奔走游说,迎合诸侯的心理.他们的言论虽然不一样,就譬如水火,是互相消灭也是互相生长的;就像仁与义,敬与和,虽然性质相反却又是互相生成的.易经上说:「天下(学问)的途径虽然不一样但是归趋是相同的,思虑虽然很繁杂但是目标一致.」现在各家的学者,各自推崇他们学说的长处,用尽了智慧和思虑,来阐明他们学说的要旨.虽然各自有偏见短处,但是综合他们的主要归趋,发现他们也都是从六经分支出来的.假使让他们遭遇到圣明的君王,能折中采用他们的主张,他们都可以成为辅佐的人才啊.孔子说过:「礼仪散失了要到乡野去寻找.」现在距离圣人的时代很久远了,圣人的道术残缺废弃,没有地方再去加以追求了,采用他们九家的学术不是胜过去乡野找来得好吗?如果能修明六经的学说,观察参考这九家言论,舍弃短处取用长处,就可以通达治理国家的各种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