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穆旦《赞美》的写作背景100字-150字,不要太多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30 00:00:55
谁知道穆旦《赞美》的写作背景100字-150字,不要太多了!

谁知道穆旦《赞美》的写作背景100字-150字,不要太多了!
谁知道穆旦《赞美》的写作背景
100字-150字,不要太多了!

谁知道穆旦《赞美》的写作背景100字-150字,不要太多了!
当时,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使得三四十年代的一些现代派诗人彷徨、迷茫,如同迷失在茫茫黑夜中,作品多囿于一己的“小我”,表达的也多是彷徨无助.但穆旦有所不同.他常常在自己的诗中给所塑造的形象以黑暗与光明的哲理,《赞美》这首诗就集中代表了诗人的这种艺术创作风格.诗中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一是作为抒情主体的诗人自我,一是“粗糙的身躯移动在田野中”的农夫.抒情主体在荒凉的土地上,在野草的茫茫中,在忧郁的森林中,对着在天际爬行的“不移的灰色行列”,诉说自己的“沉默的爱情”,“要以荒凉的沙漠”“坎坷的小路”“阴雨的天气”、“要以带雪的手”和“佝偻的人民拥抱”;这是一个有着强烈爱国之情的形象.而农夫,这“许多孩子的父亲”,“多少朝代在他身边升起而又降落”,“希望和失望压在他身上”,“路是无限的悠长”,而他却放下了“永远无言地跟在犁后旋转”的古代的锄头,坚定地“看着自己”融进了死亡.一个劳动者守望着自己的贫穷、劳苦,然后抛开妻儿老母,抛开一切,一去不回头.这是一个什么形象?他的内质是什么?是什么使得“我”也在为他的离去而痛哭?不言而喻,这两组意象,有着撼人心魄的力量.农夫与我猝然相遇在诗中,各自理解着自己的使命,当芸芸众生昏昏于自我意识的丧失时,我和农夫以自己独有的方式表达着清醒,传达出一种与昏聩的世界格格不入、为寻找光明而粉身碎骨的精神.到此,我们已经完成了对意象的解剖,挖出了诗歌的某些内涵,对作品有了初步的审美体验;然而进一步去体味:在这一荒凉而饥饿的画面里,农夫形象的精神之光开始活跃起来,浮动起来,扩展起来,从而传达出农夫的个性品格——在自身充满动乱、矛盾、苦难和愚昧时,毫不犹豫地抛弃自己、牺牲自己、改造自己,寻求走向光明的出路,也正因此,“一个民族才能起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农夫这一形象,实际承载着民族历史的内涵,代表着先行者的特定品质,闪耀着民族性格的不朽光华.而我是新生农夫的象征,我与农夫的血肉联系,共同筑就了民族之魂.这正是《赞美》这首诗给我们带来的崇高的美学意蕴,鉴赏到此,才算真正进入到诗歌意蕴层的把握之中,也即进入到诗歌的“智性”意蕴中.
不知道有什么要求,所以你自己挑些有用的写吧

《赞美》写于抗战最艰苦的敌我“相持阶段”,当时的中华民族既背负着历史积淀的沉重、贫穷和苦难,又已在抗日烽火中走向觉醒;人民虽已衣衫褴褛,血污侵身,但已在血与火中为摆脱屈辱而战。作为年轻的诗人,在感受到时代苦难的同时,也看到了人民的奋起,看到了民族的希望,他要记录下这个,并为它歌唱,显示了天才诗人对时代的关注,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全部展开

《赞美》写于抗战最艰苦的敌我“相持阶段”,当时的中华民族既背负着历史积淀的沉重、贫穷和苦难,又已在抗日烽火中走向觉醒;人民虽已衣衫褴褛,血污侵身,但已在血与火中为摆脱屈辱而战。作为年轻的诗人,在感受到时代苦难的同时,也看到了人民的奋起,看到了民族的希望,他要记录下这个,并为它歌唱,显示了天才诗人对时代的关注,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