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包车历史背景及关于黄包车的案件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12:52:25
黄包车历史背景及关于黄包车的案件

黄包车历史背景及关于黄包车的案件
黄包车历史背景及关于黄包车的案件

黄包车历史背景及关于黄包车的案件
最早发明黄包车的是一个英国牧师培利先生,但培利先生的“天才”发明在欧洲却毫无用处,高傲的欧洲人自然不会乐意去做都会的人马.可是在人力资源过剩的东方,黄包车却是得其所哉.
1873年,黄包车从日本传入上海,故又名东洋车.初期的黄包车两轮高大,木制,外裹铁皮,拉行时甚为颠簸,且易损伤路面,曾遭到工部局的干涉.后改为钢丝橡胶轮,车行更平稳,拉起来也较省力.当时的黄包车须安装铜喇叭、脚铃和车灯,夏天有帆布防雨篷,冬天则挂棉暖篷,考究一点的,在车厢和车把上还镶有细铜花活.
虽然当时的上海已有汽车、电车等较先进的交通工具,但黄包车仍然是都市交通的主要工具.这一方面是因为坐黄包车可免去挤电车的拥塞之苦,而更主要的是当时黄包车数量非常之多,随处可见,乘坐很方便,而且价钱极其低廉,拉很长一段路,也只需20个铜子.尽管多如牛毛的黄包车给城市管理带来了一些麻烦,但租界当局却无意取缔,那是因为黄包车的存在既可以免去城市交通上的大笔投资,又能使租界当局坐收渔利.按当时规定,每辆车都需有照会,每张照会照例得交纳照会费,仅此一项,公共租界和法租界每年就可坐收60万两银子.
最苦的当然是拉黄包车的,他们都是从农村出来的穷人,每天赤着脚奔跑在马路上,风刀霜剑,昼夜不息,异常辛苦,然而所得却甚微.一辆黄包车每天需向车主交纳0.85元租金,却只能租用从下午3时到次日凌晨5时14个小时,从凌晨5时到下午3时的时段是租给另一个车夫的,需另外交付0.85元租金.扣除租金,一个黄包车夫每月的平均收入大概在12元左右,这点微薄的收入却是以健康为代价的.长期没日没夜地奔跑在都市中,黄包车夫的心肺都遭到了极大损害,许多车夫拉不上几年,就劳萃而死.
抗战胜利后,随着三轮车的出现,黄包车渐渐退出了历史.1945年12月,上海的美国兵发起了一次黄包车皇后竞赛,每辆黄包车载一位小姐,从三马路(今汉口路)外滩出发,自东向西,经南京路折入陕西北路,终于陕西南路.结果获得第一名的仅以20分钟跑完了全程,这个速度大概不输于今天的的士了吧.这场闹剧也许算得是黄包车70年历史中最露脸的一刻了,然而又有几人能体会到这惊人的成绩中所饱含的黄包车夫的血泪心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