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少数民族的姓氏变迁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3 08:35:17
古代少数民族的姓氏变迁

古代少数民族的姓氏变迁
古代少数民族的姓氏变迁

古代少数民族的姓氏变迁
中国姓氏的起源
作为血脉延续的姓氏,最早出现在中国.从公元前3000年中国第一个姓—风姓开始,中国的姓氏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绵延不绝.有关专家最新研究统计结果表明,中国人曾经使用过的姓氏高达22000个,而其中不少姓氏有上千年的历史.中华文化的统一性和连续性在姓氏的传承之中得以体现.
据考证,中国人在五千年前就有了姓.那时是母系社会,人们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字是“女”和“生”组成,形象的说明最早的姓跟母亲有关.
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却不可以通婚.因为中国人很早就发现这条遗传规律:近亲通婚对后代不利.
姓和氏的区别:先秦时期,姓和氏含义不同.姓代表血缘关系,同姓不能通婚,氏则是从姓中繁衍出来的分支,是特权和地位的标志,用以区别贵贱,有氏者为贵.所以,先秦时男子称氏不称姓.
姓和氏的融合:秦代废除了原始的宗法分封制度而实行郡县制,氏失去了代表贵贱的意义,逐渐与姓合用,都成为父系血缘传承的标识.中国现在大多数的姓,都是承袭了产生于周代的氏.
《百家姓》是公元960年北宋的时候写的,里面一共收集了单姓408个,复姓30个,一共438个.发展到后来,总数据说有已达5000个,但是实际应用的,只有1000个左右.
世界各国都有“三大姓”的说法,英国是:Smythe,Jones,Williams;美国是:Smith,Johnson,Carson;法国是:Martin,Bernard,Dupont;德国是:Schultz,Mueller,Shmidt;俄国是:Ivanov,Vasiliev,Deternov;中国有张、王、李、赵,四个大姓,历史悠久,分布广泛,而且都是皇帝赐姓.
根据最新的统计,单是姓张的,就有一亿人,这恐怕是世界上最大的姓了吧.1977年史学家李栋明,在《东方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有关“姓”的论文,文中指出:华人最大的十个姓是:张、王、李、赵、陈、杨、吴、刘、黄、周.这十个姓占华人人口40%,约四亿人.第二大的十个姓是:徐、朱、林、孙、马、高、胡、郑、郭、萧.占华人人口10%以上.第三大的十个姓是:谢、何、许、宋、沈、罗、韩、邓、梁、叶.占华人人口10%.接下来的15个大姓是:方、崔、程、潘、曹、冯、汪、蔡、袁、卢、唐、钱、杜、彭、陆.加起来也占总人口的10%.换名话说,在中国十亿人口中,有七亿人姓了这45个大姓.另外的三亿多人的姓,都是比较少见的,象毛、江、白、文、关、廖、苗、池等等.
后世之姓,大约有以下几种来源:
1、以氏为姓.氏族社会晚期以至夏、商时代,分支氏族的标号有的也成为后起之姓,如:姬、姜、姒、风、己、子、任、伊、嬴、姚.
2、以国名为姓氏.夏、商二代均封侯赐地,西周初年更是实行大封建,大大小小的诸侯国遍布九州,这些国名便成为其国子孙后代的.如程、房、杜、戈、雷、宋、郑、吴、秦等.周文王封少子于狄域,其子孙便姓狄.白狄族一支在今河北省无极县建立鼓国,后代便有姓鼓.有的姓是秦汉以后外邦人带来的,如米姓出自西域米国,安姓出自安息.
3、以邑名为姓氏.如周武王时封司寇忿生采邑于苏,忿生后代因此姓苏.
4、以乡、亭名为氏.如嬴姓秦国的始祖非子的支孙封在邑乡,得邑氏;至六世孙被周禧王封为邑侯,采食解州.
5、以居住地为姓氏.如齐国公族大夫分别住在东郭、南郭、西郭、北郭,这四郭便成了姓氏.
6、以先人的字或名为姓氏.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后代姓林.又如齐国大夫童刁的孙子以刁氏传世.
7、以排行为姓氏.如春秋鲁国有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
8、以官职为姓氏.如西周的职官司、司马、司空后来均成为姓.又如汉代有治粟都尉,后代便姓粟.
9、以技艺为姓氏.商朝有巫氏,是用筮占卜的创始者,后世便以为氏.又如卜、陶、甄、屠等姓均是以技艺为氏.
10、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如慕容、宇文、呼延等.
11、以谥号为氏.如庄氏原为楚庄王之后,康氏原为周武王之弟康叔之后.
12、因赐姓、避讳而改姓.如南朝隆武帝把国姓“朱”赐给了郑成功,闽台百姓称郑成功为“国姓爷”.又如汉文帝名刘恒,恒氏因而改为常氏.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时候..
把女真皇族姓氏拓拔改为元..
还有很多
相关的可以查到

少数民族本身的姓氏变迁不好说,不过他们由本民族姓氏转变为汉姓的情况还略微知道一些,权作笑谈~
少数民族改用汉姓无非是汉化的结果,即使北魏孝文帝改汉姓是为了更彻底的汉化,也是因为他们的汉化程度已经相当高,“一刀切”的汉化程度已经达到了,才能够更加彻底的进一步汉化。
在春秋战国以前,中国民族的融合还没有很彻底,那时还没有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区分,这个时代也就无法细述了。
春秋战国时...

全部展开

少数民族本身的姓氏变迁不好说,不过他们由本民族姓氏转变为汉姓的情况还略微知道一些,权作笑谈~
少数民族改用汉姓无非是汉化的结果,即使北魏孝文帝改汉姓是为了更彻底的汉化,也是因为他们的汉化程度已经相当高,“一刀切”的汉化程度已经达到了,才能够更加彻底的进一步汉化。
在春秋战国以前,中国民族的融合还没有很彻底,那时还没有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区分,这个时代也就无法细述了。
春秋战国时期汉民族的文化基本形成,也就有了所谓的华夏民族与蛮夷的区别,所谓东夷、南蛮、西戎、北狄。这时候由于战争频繁,各诸侯国的疆域也经常发生变化,而当时决定战争的优劣的一个很重要因素就是国家人口的多少,也就是兵源的多少,并且当时也没有所谓的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问题,所以,当时被征服的少数民族会有意无意的很快融入汉族中,他们会选择一个汉姓,有的取自原来部族的汉族称呼,有的取自他们名字中的某一个字,或者是部族的图腾。
秦汉时期,融入汉族的主要少数民族是匈奴人,在汉代大规模的征讨匈奴以前,由于匈奴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使得他们对于自己部族的管束不是很规范,属于那种“放羊式”的只有管理,而且当时汉族的社会发展水平远远高于匈奴(不完全取决于各自军力的强弱,因为汉族式农耕民族,能够参军的男丁仅有少数,而匈奴是游牧民族,他们每一各男人都是战士)。这样,生活在汉匈交界处的匈奴人就会很自然的受到汉族生活方式的影响,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完全融入到汉族当中,这是汉匈战争之际汉军中大量匈奴士兵的主要来源,这些人的姓氏变换很复杂,也已不可考了。到汉武帝时期由于汉代在竞争中的绝对优势,使得大批投降或是被俘虏的匈奴人融入到汉族中,他们大多数都使用了汉族皇帝的姓氏-刘,就像后来五胡乱华时期汉化匈奴人的首领有不少姓刘的原因,如后汉皇帝刘渊,还有部分被罚为奴隶的匈奴人则采用了主人的姓氏。此后的三国、两晋十六国时期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经过不断的战争,逐渐融入到了汉族中,到南北朝时期算是融入的比较彻底了,而且北部地区的少数民族逐渐内迁,并逐一融入,丰富了汉族的血统,当然也丰富了姓氏。
隋唐建立的根基是北朝,北朝是由汉化的鲜卑人统治下的几乎完全依照汉族制度建立的封建王朝,到隋唐时他们的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已经和汉族人没有任何区分了,这部分认的姓氏主要时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之后统一选定的汉姓,唐朝时期由于民族政策比较开明,少数民族进一步汉化,这时期唐朝有很多名人都是少数民族出身,例如长孙无忌,这个姓氏是由鲜卑姓氏直接带入汉族姓氏中的,并成为汉族姓氏的一支;其它的多取自自己民族的名称,如安禄山,史思明安、史都是取自民族旧称,尉迟也是这一类原因,不过这个姓氏进入汉族较早,在当时已经被当成汉族人了,所以尉迟恭不是“番将”,而安禄山,史思明等则被认为是胡人,李光弼等的姓则是由皇帝赐姓。到宋朝时期,党项首领曾经被赐姓李,只是后来宋朝国力不强,无法再统治西凉,到元昊建立西夏时一度恢复了原来的姓氏-拓拔,但是一方面由于当时少数民族中姓氏的使用并不频繁,很多情况下人们仅仅称呼名字,另一方面民族的汉化已无可避免,他们后来也就完全姓了李。这一时期,宋辽,宋金边境的很多少数民族的融合方式和秦汉时代相同,不再赘述。
清朝灭亡后是少数民族大规模改用汉姓的最重要的一段时期,因为当时大多数少数民族几乎完全汉化,再就是经过那么多年的战乱,民族对满足统治者的卖国行为很是反感,使得当时几乎全部的满族人为了安全,不得不改用汉姓,虽然改用的各有不同,但也有规矩可循,拿爱新觉罗为例,溥仪的几个妹妹采用了“金”象征着尊贵,男人中有很多取了“王”,象征王者、王族等,其它的姓氏也有一些,但主要集中在几个姓氏之中。别的姓氏也大略如此,而此时很多其它少数民族的改姓也基本遵照了此种情况。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