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论语》《大卫 科波菲尔》必修二:《家》《巴黎圣母院》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11:53:40
必修一:《论语》《大卫 科波菲尔》必修二:《家》《巴黎圣母院》

必修一:《论语》《大卫 科波菲尔》必修二:《家》《巴黎圣母院》
必修一:《论语》《大卫 科波菲尔》
必修二:《家》《巴黎圣母院》

必修一:《论语》《大卫 科波菲尔》必修二:《家》《巴黎圣母院》
我是高三滴…
看到学弟或学妹你连名著导读也搞得这么认真…就抽空给你找了找…
其实我们都是看电影…
把剧情大致记下来…
作者简介和作品记下来就好了…
你不用花很多心思的
百度下电影看看就OK
好了,下面是一些考点
《论语》
一、名句解释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 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 仁慈的人长寿.” 4、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话可以奉行终生?”孔子说:“大概就是‘恕’了,自己做不到的 事,不要强施加在别人身上.”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仁德的人,自己想成功首先使别人也能成功,自己想被人理解,首先要理解别人. 7、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孔子说:以德行来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安坐在自己的位臵上,其它的星辰便会自行在周 围旋转运行. 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他自己行为端正,不下命令,人们也奉行;他自己行为不端正,即使下命令,人们也不奉行. 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不知疲倦. 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 1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天资聪明而又好学,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羞耻. 1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却不知道思考,就会感到迷茫;只知道思考却不去学习,则就变得危险了. 13、不愤不启,不悱不达.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不到他苦思冥想时,不去启发;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开导.不能举一例能理解三个类似的问 题,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 14、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①损:损害.②谅:信实.③便辟:阿谀奉承.④善柔:当面恭维,背后诽谤.⑤便佞:花言 巧语. 孔子说: “有三种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同正直的人交朋友,同诚实的人交 朋友,同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们,这是有益的.同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当面恭维,背后诽谤的 人交朋友,同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 ” 15、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鬬;及其老也,血 气既衰,戒之在得. 君子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惕戒备:年轻的时候,血气未定,便要警戒,莫迷恋女色;等到壮大了, 血气正旺盛,便要警戒,莫好胜喜鬬;等到年老了,血气已经衰弱,便要警戒,莫贪求无厌. 1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 1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内省也. 看见圣人就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便从中反省自己,看看有没有跟她一样的错误.
1
18、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说: “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 ” 19、三军可以夺帅,小人不可以夺志也. 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20、君子病无能也,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君子只担心自己没有能力,不会担心别人不赏识自己. 2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这才知道松树和柏树是最后才凋谢的 . 2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工匠想要使他的工作做好,一定要先让工具锋利. 23、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也. 发愤时就忘记吃饭,高兴起来就忘记了忧愁,竟然连自己衰老了也不知道. 24、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暮春三月,已经穿上了春天的衣服,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去沂河里洗洗澡,在舞 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走回来. 2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 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二、孔子的主要思想:
1、孔子的政治思想 孔子是中国政治思想史最伟大的人物,从孔子开始,中国政治思想进入了体系完备的时代.孔 子对于中国政治思想贡献在于,他系统地整理,继承和丰富了以往的历史遗产,创立了以仁礼为核 心的政治思想. 孔子的政治思想主体是仁礼学说,仁与礼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范畴.简而言之,仁,就是人 与人的关系, 要友善相亲, 相互帮助. 礼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属于根本政治制度方面的规定, 礼是治理和安定国家,巩固国家的制度和维护社会所需要的秩序,是进行统治的根本法规,治国之 纲.二是礼仪上的规定,就是有关朝廷的祭祀、出征、朝聘,以至婚丧嫁娶,侍人接物到生活细节, 按不同等级、身分,都有不同的礼仪规定,这叫"仪".这里的"仪"实际是"社会秩序和社会制度" 的具体形式.仁是礼的内在精神,礼是仁的表现形式.仁是礼的最高境界,礼是实现仁的途径.因 此,政治上,孔子主张德治(礼治) .实行德治的具体办法:重教化,轻刑罚;反对过度榨取,主 张"使民也义";为政需正己;举贤才.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 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 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 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 的精华,值得我们继承与发扬. 2、孔子的教育思想 其一,关于教育指导思想.孔子主张“有教无类” ,即受教育者不应分贵贱、贤愚,应该机会 均等.其二,关于教育的基本方法.孔子主张“因材施教” 孔子还重视诱导式的启发教育,不要 , 求学生死读书,而贵在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强调在实行启发诱导的基础上,必须注意循序渐进. 其三,关于教育的基本内容.孔子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但他所用的教材多是 沿用周代贵族学校所用的六艺,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其四,关于教育的培养目标.在孔 子看来,进行教育的目的除了用仁义礼净化人们的灵魂,协调人们的社会行为之外,其重要目的在 于培养具有仁义之心的“仕”“君子” 、 ,来为当时的社会服务,这就是他著名的“学而优则仕”思 想. 事实上,在孔子七十有二的得意门生中,从政者为数不少,孔子自身也不反对参政.这说明孔 子的教育思想及培养目标与当时的社会需要是相统一的,体现了教育的社会价值.当然,孔子的教
2
育思想不可避免地体现着阶级属性,但作为社会的人,孔子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所倡导的许多思想, 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身具有符合人类共性的成分,尤其是其教育方法,至 今仍为我们所用,仍有顽强的生命力. 3、对待孔子思想的基本态度:古为今用,批判继承 (1)对哪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例如《论 语》中所提倡的舍生取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品质,以及“士 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感; (2)对有些内容可抽取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 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如“民本”思想.今天我们剔除其封 建内核, 则可以从人民当家作主的角度来转化古代的民本思想, 将其发展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 社会主义观念.儒家提出“修己安人”“正心修身”等命题,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仍具 、 现实意义.今天我们仍需要提倡自身修养和为社会主义而献身的精神. (3)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必须否定和抛弃. “别尊卑,明贵贱”的封建等级观等.
《大卫·科波菲尔》
1、作者狄更斯识记点
①狄更斯(1812~1870) ,享有世界声誉的 19 世纪英国小说家;②《大卫〃科波菲尔》是他 的一部“半自传体”小说;③他的代表作还有《匹克威克外传》 《艰难时世》 《双城记》 《远大前程》 《老古玩店》 《董贝父子》等;④他是唯一可以与莎士比亚比肩的英语作家.
2、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的主题思想
《大卫〃科波菲尔》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讲述了主人公大卫自幼年至中年的生活历程,将朋友 的真诚与阴暗、爱情的幼稚与冲动、婚姻的甜美与琐碎、家人的矛盾与和谐作了深刻细致的描写, 其间夹杂的各色人物,各类机缘,且以诙谐风趣、朴实、简短的语言将人物性格及其复杂心理刻画 得入木三分,十分明确地表达了作者“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德意图,处处体现着作者的民主 思想.同时,小说也展示了 19 世纪中叶英国的广阔画面,更多的反映了狄更斯希望人间充满善良、 正义、人道、博爱的生活理想.
3、狄更斯笔下的大卫科波菲尔的性格特点及其与当时社会背景之间的联系?
《大卫〃科波菲尔》 (1850)的成就超过了狄更斯所有其他作品.它通过一个孤儿的不幸遭遇描绘 了一幅广阔而五光十色的社会画面, 揭露了资产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 司法界的黑暗腐败和议会 对人民的欺压.作品塑造了不同阶层的典型人物,特别是劳动者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弱小者的深 切同情.作者还企图通过大卫〃科波菲尔的最后成功鼓舞人们保持对生活的信心,极力培养读者的 人道主义观点.这部小说最后仍以一切圆满作为结局,表现了作者的一贯思想.
4、 《大卫·科波菲尔》的主要情节:
(1) 遗腹子大卫与母亲相依为命,女仆佩葛蒂给了他无微不至的关怀 (2) 继父默德斯东凶残、贪婪,来做管家的姐姐更为冷酷,大为受尽虐待,只有佩葛蒂始终在保 护她 (3)母亲被继父折磨死后,大卫被继父送去做童工, (4)磨难中他找到了唯一的亲人姨婆,姨婆培养他后来成为一名作家 (5)佩葛蒂的哥哥是位善良的渔民,收养了两名孤儿:外甥女艾米莉和侄儿海姆 (6)大卫长大后带同学、富家少爷史蒂尔福斯去佩葛蒂先生家玩,史蒂尔福斯却趁机诱骗即将与 海姆结婚的艾米莉私奔了 (7)佩葛蒂先生在大卫的带领下找到史蒂尔福斯的家,但史蒂尔福斯的母亲断然拒绝了这桩门不 当户不对的婚姻 (8) 佩葛蒂先生找回了被抛弃的艾米莉, 带她移民到澳大利亚, 她终生未嫁, 成为一个热心助人、
3
受人尊敬的人 (9) 渔民海姆有一天下海去抢救一艘在暴风雨中将要沉没的船只, 风浪中他认出了正在挣扎的正 是诱骗自己未婚妻的史蒂尔福斯,为了救他,两人都被大海淹没了 (10) 大卫的房东密考伯夫妇是狄更斯以自己父母为原型塑造的,他们“债多不愁,乐天知命” 的性格,被称作“密考伯主义” (11) 大卫的道德观念和健全人格是在姨婆的帮助下确立起来的,她教导大卫“永不卑贱、永不 虚伪、永不残忍” ,可以成为每个人的做人箴言 (12) 大卫的第一次婚姻是盲目的,他娶了娇小姐多拉.多拉病逝后,他最终娶到了理想的伴侣 阿格妮丝
5、 《大卫·科波菲尔》作品简介:
《大卫〃科波菲尔》是 19 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的一部代表作.在这部具有强烈 的自传色彩的小说里,狄更斯借用“小大卫自身的历史和经验” ,从不少方面回顾和总结了自己的 生活道路,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和道德理想. 文章通过主人公大卫一生的悲欢离合, 多层次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 突出地表现了金 钱对婚姻、家庭和社会的腐蚀作用.小说中一系列悲剧的形成都是金钱导致的.摩德斯通骗娶大卫 的母亲是觊觎她的财产; 爱弥丽的私奔是经受不起金钱的诱惑; 威克菲尔一家的痛苦, 海穆的绝望, 无一不是金钱造成的恶果. 而卑鄙小人希普也是在金钱诱惑下一步步堕落的, 最后落得个终身监禁 的可耻下场.狄更斯正是从人道主义的思想出发,暴露了金钱的罪恶,从而揭开“维多利亚盛世” 的美丽帷幕,显现出隐藏其后的社会真相. 在人物的塑造上,大卫〃科波菲尔无疑倾注了作者的全部心血.不论是他孤儿时代所遭遇的种 种磨难和辛酸, 还是他成年后不屈不挠的奋斗, 都表现了一个小人物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寻求出路的 痛苦历程.经历了大苦大难后尝到人间幸福和温暖的大卫,靠的是他真诚、直率的品性,积极向上 的精神,以及对人的纯洁友爱之心.安妮斯也是作者着力美化的理想的女性.她既有外在的美貌, 又有内心的美德,既坚韧不拔地保护着受希普欺凌的老父,又支持着饱受挫折之苦的大卫.她最后 与大卫的结合,是“思想和宗旨的一致” ,这种完美的婚姻使小说的结尾洋溢一派幸福和希望的气 氛. 他们都是狄更斯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理想的化身. 这种思想的形成与狄更斯个人的经历和好恶 是分不开的.他始终认为,处于受压迫地位的普通人,其道德情操远胜于那些统治者、压迫者.正 是基于这种信念,小说中许多普通人如渔民辟果提、海穆,尽管家贫如洗,没有受过教育,却怀有 一颗诚朴、善良的心,与富有的斯提福兹及其所作所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然,这种强烈的对比还反映着狄更斯本人的道德观: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这部小说里各 类主要人物的结局, 都是沿着这种脉络设计的. 如象征着邪恶的希普和斯提福兹最后都得到了应有 的惩罚; 而善良的人都找到了可喜的归宿. 狄更斯希翼以这样的道德观来改造社会, 消除人间罪恶, 这是他的局限性所在.
6、 《大卫·科波菲尔》艺术魅力:
大卫《大卫〃科波菲尔》是狄更斯的一部代表作.在这部具有强烈的自传色彩的小说里,狄 更斯借用“小大卫自身的历史和经验” ,从不少方面回顾和总结了自己的生活道路,反映了他的人 生哲学和道德理想. 《大卫〃科波菲尔》在艺术上的魅力,不在于它有曲折生动的结构,或者跌宕起伏的情节,而 在于它有一种现实的生活气息和抒情的叙事风格. 这部作品吸引人的是那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具 体生动的世态人情,以及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如大卫的姨婆贝西小姐,不论是她的言谈举止,服 饰装束,习惯好恶,甚至一举手一投足,尽管不无夸张之处,但都生动地描绘出一个生性怪僻、心 地慈善的老妇人形象.至于对女仆辟果提的刻画,那更是维妙维肖了.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也很有功 力,尤其是雅茅斯那场海上风暴,写得气势磅礴,生动逼真,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4
狄更斯也是一位幽默大师, 小说的字里行间, 常常可以读到他那诙谐风趣的联珠妙语和夸张的 漫画式的人物勾勒.评论家认为《大卫〃科波菲尔》的成就,超过了狄更斯所有的其他作品. 读《大卫〃科波菲尔》和读狄更斯的其它小说一样,人们感到每一个人物--从主人公到没说过 话的狱吏--都呼之欲出, 栩栩如生. 这在很大程度上因为狄更斯极会渲染气氛, 方法就是细节刻画. 如他在写默德斯通先生给大卫上课时,出了这么一道题:"如果我上干酪店买四千块格洛斯特双料 干酪……"只有他会详细写出是"格洛斯特的双料干酪",可这正好更生动衬托出默德斯通的性格-刻板、有意要为难大卫.他描写大卫的宴会,其中每种菜都描写得丝毫不爽,而这也就更使人感到 真切,有如身处其中.你可以指责他太注重繁文缛节的描写,但你不能不承认,如果抽去这些细节 详尽的描写,你又怎么能放下《大卫〃科波菲尔》几年甚至几十年后,还记得克拉拉、姨奶奶、希 普、密考伯,还有那个旧衣商?能这样入丝入扣描写细节,可见狄更斯是一位观察力和感悟力多强 的人.他借助他的笔把他的丰富感受告诉了读者,令读者和他一起在喜怒哀乐中沉浮. 狄更斯和《大卫〃科波菲尔》以一个很精深的思想和人生哲学向我们勾勒一个金钱对婚姻和家 庭的影响. 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 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些黑暗和罪恶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 和辛酸.生活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人来说,所以我们应该更加理性的看待生活,对我们身边的人 和事,我们不要再盲目的追求一些虚无的东西还原我们最真实的生活.
7、人物形象赏析
(1)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 大卫·科波菲尔是《大卫〃科波菲尔》中的主人公,曾经是个孤儿.作家描写了他从孤儿成长 为一个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作家的过程.他善良,诚挚,聪明,勤奋好学,有自 强不息的勇气、百折不回的毅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在逆境中满怀信心,在顺境中加倍努力,终于 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和家庭的幸福.在这个人物身上寄托着狄更斯的道德理想. (2)《大卫·科波菲尔》中的女性形象: 在狄更斯笔下,《大卫〃科波菲尔》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每个任务都给人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成功塑造了不同性格、不同品德的女性形象:贝西姨婆、艾妮斯、佩葛蒂、 克拉拉、朵拉、摩德斯通小姐、米考伯太太、 艾米丽……贝西姨婆与摩德斯通小姐的对比,克拉拉、 朵拉与艾妮斯的对比更使她们栩栩如生,对贝西姨婆、艾妮斯、佩葛蒂的爱就更深一层,对摩德斯 通小姐更是恨之入骨,对朵拉、克拉拉既同情又气愤. 大卫童年的灾星、 继父的姐姐摩德斯通小姐的性格特点是极端冷酷和残忍. 从一出场就奠定了 她这种性格:面色阴郁,皮肤黝黑,声音男性化,两道浓眉连在一起,她的钢制钱包合上的时候, 咔哒一声,像是狠狠地咬谁一口,在狄更斯笔下,没有生命的东西也成了活的,她打扮时用钢制手 铐和铆钉,这都是这位冷血的钢铁女人的性格写照.摩德斯通小姐是一个十足的男人婆,她讨厌男 人, 却长着男人的脸孔, 没有女性的温柔, 没有爱心和同情心, 她和她弟弟一直折磨可怜的克拉拉, 并把大卫看成眼中钉,用各种手段折磨大卫,造成大卫童年的苦难.以后,在朵拉的家中又出现了 她阴郁的影子. 贝西姨婆在某些方面与摩德斯通小姐有相似之处,但她们有本质的不同:贝西姨婆脾气古怪, 她对驴子非常敏感,驴子从门前草地经过是她一生最为气愤的.她特立独行,敢说敢干,不顾世俗 的眼光,略带男性气质,偏重理性,但是贝西姨婆博爱、善良、仁慈、心软、重感情,虽然她讨厌 男孩,但是大卫投奔她后,她又收留了大卫,并把摩德斯通姐弟骂得痛快淋漓.她对大卫的教导: 永不卑贱,永不虚伪,永不残忍,这可以成为一个人立身行事的座右铭,在她的抚养爱护下,大卫 健康成长,并成为一位著名作家.贝西姨婆可怜迪克,收留他,欣赏他,给他舒适安逸的生活,她 是珍妮的监护人, 还监护其他一些人, 教育他们, 让他们学会保护自己. 她对朵拉那么疼惜与宠爱, 一点也不嫌弃她,还给她起了可爱的名字:小花.
5
贝西姨婆对她的丈夫仍然没有忘怀, 即使他抛弃了她, 另寻新欢, 变成一个一无所有的浪荡人, 但他只要来向贝西姨婆要钱,她就会给,虽然受他的威胁,但这也说明贝西姨婆重感情、有情义. 贝西姨婆是一个很有头脑、很能干的女人,她了解许多商业活动,她在破产时隐瞒了两千英镑的财 产,她故意这样做,为了锻炼大卫,让他学会适应困境,战胜困难,能够承担生活的重任.那段时 间给了大卫很好的锻炼,靠自己的努力,证实了自己的能力,不负贝西姨婆的一番苦心.贝西姨婆 虽然脾气古怪,性情奇特,但她的品德却令人尊敬,值得信赖. 克拉拉与多拉也是极为相似的.她们都非常年轻、漂亮,天真幼稚,孩子气很浓,很善良.她 们的不同在于: 克拉拉的命运更为悲惨一些, 结婚才一年丈夫就去世了, 第二任丈夫摩德斯通又是那样一个冷 酷、贪婪、残暴的商人,他与克拉拉结婚完全是为了金钱,而天真单纯的克拉拉并没有察觉到,再 加上摩德斯通小姐的折磨, 她没有了任何自由, 连疼爱自己孩子的权力都没有, 最后在忧愁、 孤单、 担惊受怕中凄惨的死去,竟没有与相依为命的儿子见上最后一面.但是,克拉拉并纯粹是一个玩具 娃娃,她有知识有学问,可以自己教大卫,她也能够管家,家庭料理地不错,她还有一个很好的佣 人兼朋友──佩葛蒂. 多拉是幸福的.大卫那么爱她,捧在手心里,装在心坎里,又有贝西姨婆的呵护与照顾,艾妮 斯的喜爱.不过多拉本人却令人失望,她除了一个优点──漂亮,而且是在大卫眼中,以外是一无 是处,她虚幻盲目,不切实际,没有实际生活能力,没有任何经验,她只是一个宠儿,一个玩具娃 娃,她把家弄得鸡飞狗跳,一塌糊涂,却不思进取,不愿改正,很难想象这样一个人怎么会博得那 么多人的喜爱,除了善良和自知之明,她几乎没有可取之处,但她也是不幸的,一棵小花过早的枯 萎了. 艾妮斯是最令人喜欢的人物了,无论从容貌、品德、学识、思想,她几乎都无可挑剔.她美丽 端庄,大方得体,温柔善良,恬静稳重,体贴周到,有敏锐的洞察力,坚强的性格和意志,宽容博 爱的心肠,她是大卫的精神依托,美丽天使,任何人都会为有这样一个知心朋友而感到无比骄傲和 自豪.艾妮斯从小就是父亲的管家和精神慰藉,由于对父亲的爱,她过早的成熟,并承担起照顾父 亲的责任,为了父亲她不得不讨好希普这个卑鄙小人,但是她是决不会屈服于希普的,不会让希普 的险恶目的得逞的. 艾妮斯虽然没有过多和斯蒂福接触, 但却能从一件件小事中判断出他在大卫身 边的危险,她的洞察力是敏锐的,与大卫对斯蒂福感性的崇拜相比,艾妮斯是理智的.艾妮斯对大 卫的爱是深沉的长久的,她一直在默默地爱着大卫,只不过大卫反映迟钝,而且对爱情的追求是盲 目的.“强扭的瓜不甜.”“夫妻之间没有比志趣不合更大的分歧了.”斯特朗太太的这句话在大 卫心中掀起了波澜.在朵拉死后,在经历了许多的困难之后,在海外历练数年之后,大卫终于明白 了他对艾妮斯的爱,他们结婚了,他们的爱是建立在磐石之上的.盲目的爱情是不长久的,细水长 流的爱情才是坚不可摧的.无论在事业上、生活上.
这些都太琐碎冗杂了…
看看就好了…
记下来不现实…